报刊转载《读出的禅意:2017中国禅意诗选读》部分作品展贴(1)

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文化杂谈 |
分类: 近期新诗作 |
报刊转载《读出的禅意:2017中国禅意诗选读》订书信息
部分作品展贴(1)
2018年6月15日的《今日文艺报》报道《读出的禅意:2017中国禅意诗选读》隆重出版文中说:这本书有四个特点,基中,“四是影响面较广。入选诗人的作品在“少木森新浪博客”转贴以后,少木森、孙万江、万重山、胡平、海地等诗人的作品受到圈内读者热捧,点击率较高。在这本书初选作品网上陆续展贴期间,跟读跟评的人持续增加,有评论家、诗人、作家,更有各界知识人士,而且有人一跟到底,对每一位初选诗人的诗都读都评。在该书未正式出版之前,一些文学期刊,如福建的《福建乡土》、《就业与保障》,北京的《今日文艺报》,河北的《迁安广播电视报》等已先行陆续转登入选诗人的作品及少木森先生的读诗短评,扩大了禅意诗的影响,传播了禅知识、禅意诗,更体现了禅意诗的写作与赏读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或可成为当下另一种时尚。”
《福建乡土》2018年1期以《读八闽诗人的佳作》为题转登了《林登豪:以情寓禅,心已相遇》《昌政:清新虚静,长养禅心》二篇——
1、林登豪:以情寓禅,心已相遇
诗人林登豪这组诗开头一首这样写:“与一个初识的女孩/走进音乐茶座/打开啤酒/聊一聊过去/和没有明天的故事//也许有一天/我又想起/喝酒的小小插曲/却只能/悄悄地摇摇头”(《断想》)。而最后一首的结句处还写道:“凝视悠然的群山/折叠那些不好说的事/张开手掌端详纹路/我想给自己算算命/不觉天又黑了”(《回归》)。假如,这一组诗是一个整体,写的是同一件事,那么,这一组诗写了一段情感的经历,这是一段情感婉约却又不可能有结果的情感经历。假如,每一首诗的独立的,各写一件事,那么,这一组诗写了一段段情感的经历,这是一段段情感婉约却又不可能有结果的情感经历。总之,在这诗化的故事里,纵然深情款款,却是有缘无份,尽是没有明天的故事。
人生的大遗憾,是在错误时间遇见了对的人,或是在对的时间里遇到了错误的人——这是的文学作品反复表达情感题材。诗人林登豪这组诗无疑也算是这一题材的作品,不过在写作过程中,诗人林登豪似乎不仅要表达情感,还要发现和表达禅意,全诗就有一种以情寓禅的意味。
自古以来,诗与禅结合,再与情结合,就有了两类以情表达禅意禅味的诗歌作品流传下来,一种是以情喻禅,一种是以情寓禅。比如宋代圆悟大师克勤的《悟道诗》如此写道:“金鸭香销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全诗极为形象可感地描绘了男女风流事,但这不是诗的意旨,诗是借一段风流事来喻禅,来比喻禅悟的境界。禅悦之事,正如这两情相悦的事一般,只有两个当事人才知道其中的意味。这是“以情喻禅”!而清末著名诗僧苏曼殊的《本事诗》则是“以情寓禅”。他写道:“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诗僧已身许佛门,不再属于多情世界,却遭遇多情女子主动表达情感,对此他只能强行割舍,所以这诗中蕴含着“多情”与“无情”碰撞中的几多惆怅和无奈,也饱含着邈远的禅意。
林登豪这组诗的写法不属于“以情喻禅”,却明显的禅意在其中,是“以情寓禅”!“心早已化为/一座寂静之城/封闭了自己的三原色/鸽哨划过/墙头的无花果树/不该想的东西/偶然又想起一枚小小的种子/植进城墙的缝隙/淡淡的热量不停蔓延/与枯草同步”。这是他的《警戒线》中的诗句,可不可以这样读:一枚情的种子,一枚禅的种子,被植进情感城墙的缝隙,淡淡的热量不停蔓延……却是“与枯草同步”,那么枯草在枯,而种子应该在生长。单从情感这一层而言,以此喻没有结果的情感,形象而准确。若深入一层,从禅意层面而言,枯草在枯,该去的将去,该生长的生长,这必将让出原有的空间,让种子茁壮成长——那是情的种子,更是禅的种子。然而,要谨记“菩萨畏因”,有所觉悟的人,在事物的因果关系上“畏因”都是必须的。必须“畏因”,把“原因”抑止在必须抑止之际,以防酿出不良的或不想要的“结果”呀!所以,当“白日梦开始流行/担心自己陌生自己”之时,“来一次深呼吸/溢出的情绪/和着某种节奏/飘飘浮浮/心中默默读着/还好 还好”!庆幸自己也警示自己不跨过这“警戒线”,“不向情田种爱根”,这是一种清醒,这是一种禅悟与禅意。
于是“跨在结局之门/又听到高跟鞋声/穿过贫血的嘴唇/我的手抄本/突然残缺了许多章节/这时才知道/我们早已相遇……//一杯咖啡还在冒热气/你又不知何去”(《潜流》)。心终于相遇了,在淡淡愁绪和悠悠禅意中,反过来对寓着情意,表达了又一层意思:“不向情田断爱根”!虽说爱根不断,修行自未到位,却是情意温暖,使情与禅一样温暖着人。(少木森)
附:林登豪《人生之门》(组诗)
断想
面对昏暗灯光下
卖书地摊
多想出售
情感诗的处女作
一个背影转身
一把人民币
换走我的灵魂
与一个初识的女孩
走进音乐茶座
打开啤酒
聊一聊过去
和没有明天的故事
也许有一天
我又想起
喝酒的小小插曲
却只能
悄悄地摇摇头
警戒线
心早已化为
一座寂静之城
封闭了自己的三原色
鸽哨划过
墙头的无花果树
不该想的东西
偶然又想起
一枚小小的种子
植进城墙的缝隙
淡淡的热量不停蔓延
与枯草同步
点燃一根云烟
明明灭灭
随意玩弄烟圈
白日梦开始流行
担心自己陌生自己
来一次深呼吸
溢出的情绪
和着某种节奏
飘飘浮浮
心中默默读着
还好 还好
潜流
跨在结局之门
又听到高跟鞋声
穿过贫血的嘴唇
我的手抄本
突然残缺了许多章节
这时才知道
我们早已相遇……
一杯咖啡还在冒热气
你又不知何去
回归
在门前站成静物
夕阳几度谱写我的冷隽
发黑发硬的言语
疯狂地发泄
一只麻雀落在肩上
猛然感到自己的寂寞
不知何时开始聊天
自然而然的交流
滋润脚下的泥土
凝视悠然的群山
折叠那些不好说的事
张开手掌端详纹路
我想给自己算算命
不觉天又黑了
诗人简介:林登豪,男,现为《福建乡土》执行副主编。福州仓山区作协主席、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福建省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著有诗集《通过地平线》、散文诗集《边缘空间浓似酒》、摄影配诗集《拥抱瞬间》。散文《成长心路》获中国新闻学会1996年度文学创作二等奖;
2008年9月《边缘空间浓似酒》荣获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的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作品集奖和福建省第十一届优秀文学奖(1997年);组诗《李商隐三题》、《老猎户》、《与古典灵魂如约》分别获第三、五、八届福建省施学概诗歌奖;《林登豪的散文诗》获2010年度(第四届)中国散文诗天马奖;《城之五重奏》荣获诗歌月刊2014年散文诗大奖赛优秀奖。主编《福建百年散文诗选》。散文诗、诗、散文入选多种年选。
诗人诗观:以文字去表达自由轻快生涯的渴求——便会禅意悠悠!
3、纸媒报道:《读出的禅意:2017中国禅意诗选读》隆重面世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禅意少木森"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