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与虚化(再说禅意21)

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杂谈 |
分类: 文化随笔 |
又是谈禅!谈来谈去,我们都认同了一种说法:学禅,那就是学会“虚化自己”。譬如,“人身长大”,佛说:非大身,即是大身。身如须弥山王,是身大否?甚大。而此大身,即是非身。哈!这是《金刚经》说的,这就是禅,或者说这就是我的禅。您听懂了吗?
这,不是宗教,不是迷信,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智慧。当你身世卑微的时候,你胸怀天下,还卑微吗?当你身世显赫的时候,你得记得弯腰体恤脚下的泥尘。
找几张照片,特棒特美,为什么能棒且美呢?因为它们都有一个特点,虚与实处理得好,虚化得恰到好处。所以,美矣!
谁都想生活得诗意些、禅意些,那就得虚化自己。“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不过,离相,亦非离相也,这才是禅!
于是,我写《灵光》,虚化实相,指向真相。我说,这是禅意诗,有朋友质疑禅意在哪里?也有朋友点赞,摘录于斯!
刘忠诚:《灵光》是这些诗里我感觉最好的一首,思在不思之中,如思维千年静水之一朵莲花,简单而深刻,简单而美。此诗所得就是佛祖禅宗掌心之珠所发灵光,全凭灵感而非苦思所得,可遇而不可求。
蒲阳河:看懂了“如莲的月光”,就捕捉到了“诗意的灵光”。阿弥陀佛!佛光!
三拾友:哈哈,我来改改——
只可惜我那么卖命写诗
然而 钱就赚不了多少
一辈子快过了半
躺在烟雾里的 心情
是我一生的迷惘
我知道 诗不是钱
也不是一碗稀饭
小卓:呵呵 非我等眷恋红尘之人能解哈。
书涓:读过,也不是很理解?!那是什么,是灵光吧,呵呵。
忘忧草:等待,等待,惆怅中等待。图片好美!想到一句话,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灵光在等待中闪现!
草木中人:灵光不需要等待,以平常心总有灵光闪烁的那一刻。清心静心哦!
北海散人:一个真正悟入禅的人,既不否定,也不肯定,因为无人无法,非真非妄。
小的小绵绵:灵光==诗意吗?
“人诗意地栖居着”,这一荷尔德林的名句经海德格尔的反复吟诵,传达了一个哲学理念,就是人的存在因诗意而敞开。
有无数论者在指出,西方的“诗意”和中国的“诗意”巨大的差别,但我却认为,人性之相通远胜于文化的差异。尽管“诗意”是什么,也许是一个难以说清的问题,但当我们体验到神圣、崇高、友谊以及爱情,甚至包括诸如诚信、仁慈以及悲悯等等此类情感体验时,我深信,一定伴随着“诗意”,而不管东方还是西方。
Double杨:让我无数次动了学禅的念头!
似花若木(碧钦):心中有佛,佛自在心中!
丁文霞:胸中一闪的灵光,像如同莲花的月光在眼前闪过,皎洁,美好,心动!追逐着,盼望着,等待着,害怕灵光再不闪现,不再光临!
灵光(禅意诗)/少木森
只可惜我等了那么久
然而
一炷香烧过了半
躺在烟雾里的
是一朵如同莲花的当晚月光
我知道
也不是一个寓言
那只是当下月光!当下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