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TTT培训师苏平
TTT培训师苏平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700
  • 关注人气:1,7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团队引导工作坊》流程梳理--5-3-1作业(一)

(2015-08-03 08:37:44)
标签:

培训师苏平

团队引导

orid

共识工作坊

行动计划

分类: 培训师修炼
《团队引导工作坊》流程梳理--5-3-1作业(一)


2015.6.23-26,到东营 胜利职业学院参加了ICA副主席杰拉德老师的《团队引导工作坊》,非常受益。
按照惯例,我制定了下面的 5-3-1作业。


真实姓名:苏平

收获和感悟:

4天的时间里,重温了ORID和共识工作坊,学习了行动计划制定的八个步骤。在学习工具的同时,感受到了杰拉德老师结构化的课程设计、中立客观的态度和处事;在小组演练的过程中,觉察到了自己的盲点和不足,重新认识了引导的框架。收获非常大,感谢杰拉德老师的引领,也感谢包文静老师和张玉珍院长提供的这次机会。


2015.6.23-6.26《团队引导工作坊》“5-3-1计划表”

课程

名称

5项收获

3项运用

1项行动

团队引导工作坊

1、引导的框架:纵向流程与横向的团队能量

1、引导的框架:纵向流程与横向的团队能量

1、引导的框架:纵向流程与横向的团队能量

2、引导最好的工具是自己

B N MM I:存在(Be ing )觉察(Notice

理解( Make Meaning)干预(Intervene

2、引导最好的工具是自己

B N MM I:存在(Be ing )觉察(Notice)理解( Make Meaning)干预(Intervene

 

3、共识工作坊分组前的配对

3、共识工作坊分组前的配对

 

4、行动计划中的胜利图景和工作历中的胜利

 

 

5、授课流程:展示-讲解-练习

 

 

 

行动计划表

课程

名称

行动

项目

计划具体内容

开始

时间

检查人

追踪情况

备注

团队

引导

工作坊

引导的框架:

同时管理纵向流程与横向的团队能量

1、用思维导图整理四天课程中杰拉德老师的授课流程

2、回顾流程中杰拉德老师如何管理团队能量的?分享给学习伙伴王月娥老师

3、梳理出共识工作坊的流程图和注意事项

4、整理出行动计划工作坊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并对照之前的运用

5、两个月内进行两次线下引导工具运用活动

6、每两周一篇引导技术运用或思考的博文

 

 2015.7.27-8.3

  2015.8.3-8.6

 

 2015.8.6-7


2015.8.8-8.9

 

2015.8.9-10.9

 

2015.8.2-10.2

 

自己

 

 

王月娥

老师

 本文

 



7.27晚上,在回家的火车上,我整理了上面的思维导图,也完成了5-3-1作业的初稿。但回来后,一直在处理沙龙若水群的破产事宜,未能及时整理为电子档。

今天早上6点起床,我结合照片进行了再次的温习。通过回顾,发现杰拉德老师有很多非常好的做法,汇总如下:

1、结构严谨
     四天的课程是总-分的关系,第一天是关于引导技术的框架和应用,后面三天分别为三个引导的工具:ORID、共识工作坊、行动计划。其中,三天的授课流程均为:展示--讲授--联系--反思。老师先给出一个主题,带着我们先体验某个工具,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知识和原理讲解,再给出小组演练任务,通过反思,深化对工具的理解和认识。在这个流程中,演练和反思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自己也常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不自己亲自去做,就永远在看热闹,永远是门外汉。同样,如果只是做,没有了反思,也无法快速成长。我在不博文:“三年游学带来的沙龙管理变革"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4839f70102vhmw.html”中分享了沙龙如何在反思中总结和成长的案例。

2、体验先行
     杰拉德老师的授课过程,跟企业的工作教导步骤很类似(工作教导的口诀:说给他听,做给他看,请他试做,检讨改善)。杰拉德老师将步骤一、二做了调整,先做给我们看(展示),再说给我们听(讲解),然后让我们试做(练习),最后进行检讨改善(反思)。看似简单的调整,现在想来很是巧妙。一方面,体验让学员们先去水里做感受一下,做热身,可以发现问题,激发学员的欲望;另一方面,通过学员在试水过程中的表现和最终成果,老师可以对学员的基础和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后续课程的针对性展开。 

3、以终为始
     在每个工具演练和反思结束后,杰拉德老师都会让我们思考:会将这个工具用在什么主题上?参与者是谁?
然后写在即时贴上,展示并分享自己的内容。这个过程,是以终为始的体现。一方面培训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再好的工具若不应用都是浪费;另一方面,不仅仅思考,还要写下来,上台展示并分享,本身就是一个促进学以致用的很好方式。通过写,将想法落实到行动,通过展示和分享,形成公众承诺,促进行动的实施。


      上面是我在回顾四天课程内容时,印象比较深刻的三个方面。相信在5-3-1行动的后面几个步骤中,我还会挖掘到杰拉德老师更多的闪光点,慢慢学习和运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团队引导工作坊》流程梳理--5-3-1作业(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