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4月24日讯:导演李安历年来执导过不少电影,但他对同性恋(同志)故事似乎情有独钟,继《囍宴》及《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后,好莱坞消息指李安将会落实第三度开拍同志片《Taking
Woodstock》,故事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一名同志设计师创办60年代美国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经过。但令人遗憾的是,李安三拍同性恋影片,剧中唯一男主角却放弃用华人演员。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李安吸取了《色,戒》的尴尬遭遇。李安《色,戒》的大获成功和被媒体力捧,让我看到了一夜成名带来的颇多尴尬遭遇。一个优秀的导演需要一部经典的作品,一部经典的作品同样也给予导演更多的发挥空间。那么,如果说李安是成功的,那么他所付出的代价就是汤唯被雪藏的无限悲情。所有人都不反对汤唯去裸,也都非常崇拜李安的影片,但恰恰这种不合时宜的火爆场面没有让人看到欢乐的场景,反而因为一夜成名的备受争议而选择沉默。李安,不想再遭遇这种尴尬,所以不主动启用华人男星。
其次,在华人男星很难找到同性合适人选。抛开性倾向,单纯的从影片和角色去理解,任何一个演员都没有理由拒绝一个挑战的角色,因为一个难得的角色和一次非常有挑战性的演出,对本人的成长和演技的进步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一个优秀的演员需要诠释不同的角色,而又没有表现出表演的痕迹,尤其是在同性的题材上,我们华人圈中的男明星遇欧美和日韩还有一定的差距。而最代表性的张国荣已经去世,梁朝伟的年龄过大,刘烨的一次出演被人误解,都令人遗憾。没有合适人选是一大硬伤。
再次,为了尊重影片所表现真实感而弃用。美国娱乐杂志《Hollywood
Reporter》证实李安将会开拍同志喜剧《Taking
Woodstock》,据了解,剧本改编自60年代美国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创办者之一Elliot Tiber的回忆录《Taking
Woodstock ︰ A True Story of a Riot, a Concert, and a
Life》,影片暂定于年尾开拍,并准备在明年该音乐节40周年纪念时上映。而在这种演员的阵容上,势必要考虑到尊重真实,而该剧中的男主角并不是华人,所以启用华人明星不太符合影片本身的逻辑,所以,这样做合情合理。
用论影片如何去诠释,我想,我们都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李安用一种非寻常人的观点带给大家无限的想像力,并且将影片的丰富内心世界展现出来。期待李安,期待下一次的精彩。

更多精彩的推荐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