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诗译诗,译出神韵

(2021-11-21 09:49:05)
标签:

教育

语文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李海娟

古诗具有形式美、意蕴美、韵律美等特点,能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无尽的想象,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品,所以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古诗。但它距今已有几百年、几千年的时光,期间世事变迁,语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点障碍。中学生古文造诣尚浅,文化底蕴不深,所以往往要借助翻译才能消除隔阂、读懂古诗。因此,翻译古诗的活动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都是很常见的。

以诗译诗,译出神韵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指导学生翻译古诗时做到字字准确并不困难,但译出后的诗歌毫无神韵,读来索然无味。学生虽然读懂了诗歌,但却再也体会不出诗歌语言凝练、意蕴丰富的美感了,这样做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因此许多学者都说“诗不可以译”。

教学中要不要翻译古诗呢?我们语文教师往往会陷入两难的境地。能不能在翻译古诗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其神韵呢?我认为以诗译诗,是一种较好的办法。

我们对比下面两份《关雎》的译文,优劣不难判断。

原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一:

雎鸠鸟在河中沙洲上和鸣歌唱,那文静美丽的女子,是君子追求的好配偶。

水中的荇菜参差不齐,采完这里采那里。那文静美丽的女子,君子日日夜夜想得到她。

追求她却得不到,时时刻刻想念她。就这样想啊想啊,君子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水中的荇菜参差不齐,采完这里采那里。那文静美丽的女子啊,君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水中的荇菜参差不齐,采完这里采那里。那文静美好的女子啊,君子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这份译文相当准确,但只是对原文进行了机械地翻译,毫无诗情可言,长久进行这样的教学活动,必然会损伤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第二份译文:

关雎鸟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

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亮。

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

这份译文是余冠英先生所做的,虽不如第一份那样字字准确,但既保留了原诗的韵味,而且别有一种活泼自由的情趣在里边,我们不由得赞叹译诗者的智慧。他正是采用了“以诗译诗”的方法,才使诗歌简约灵动,音韵和谐。

要做到“以诗译诗”,需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每句诗的字数要力求一致。能做到完全统一更好,实在不行,也不能有太大出入。第二,译诗要注意押韵。较短的诗歌力求全诗押同一个韵,长诗可以小节内押韵。可以保留原诗的韵脚,也可以自己换韵。有时还需要调整词语的顺序,力求音韵和谐。第三,要注意保留诗歌原有的意象和主旨。不能一味追求上口而随意篡改原诗,导致译文面目全非。

只要注意以上三点,不难译出好诗来。

例如,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对《商山早行》一诗的翻译就值得称道。

原文: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

早晨一觉醒来匆匆起床,车马铃铛已经叮叮作响。

远行的人们啊踏上旅途,因为思念故乡内心悲伤。

鸡鸣声声茅店沐浴月光;足迹凌乱板桥覆盖寒霜。

槲叶枯败落满荒山野路;枳花淡白照亮驿站泥墙。

不由想起梦中杜陵美景,野雁曲塘嬉戏心回故乡。

用诗歌的形式来翻译诗歌,实际上是读者对原作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往往会乐此不疲。他们反复推敲字词,品味诗句,译出富有神韵的好诗,自然会体验到创作的快乐。老师如能引导学生经常进行这样的活动,必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