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形态背后的“隐形密码”(4)

(2021-07-28 22:55:26)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许多去杜郎口、西下池等学校学习的校长和教师都希望复制这些学校的课堂模式,但是许多人都曾遇到这样的困惑:“临帖”时往往似是而非,课堂教学改革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他们只关注了课堂表面,而未能深入理解课堂背后的理念和支撑。

课堂形态背后的“隐形密码”(4)

相信并放手

邓春林

很多学校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时,更关注的是课堂的流程与技术。诚然,这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将目光仅仅局限于此,恐怕还只是流于表面的改革。

课改从课堂开始,但是支撑起课堂教学改革的,应该是背后的理念与文化。以湖南省株洲市景弘中学为例,课改将近5年,学校经历了讨论挂几块黑板、如何划分区域、怎样培训小组长的摸索阶段,逐渐深入改革,形成了自己的课改文化。

顺畅运转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预设与教研。景弘中学的常规教研方式是“集智备课”,即多名教师组成教研小组,利用集体的智慧,碰撞火花、分享心得。因为学校大胆放手,实行学科组负责制,所以“集智备课”就成了学科组自己的事情,教师们反而更加积极主动,工作完成得更出色,这比学校具体布置、抽查检测的效果更好。

校长对教师放手,教师也对学生放手。在景弘中学,学生可以主持课堂,可以编写试题,还经常自发开展各类论坛,如“课堂主持人沙龙”、“新聘教师与课代表师生同堂业务论坛”等。

实践证明,放手越多,成长越快,教师如此,学生也如此。当“被安排做”变成了“我要去做”时,每个人的积极性都空前高涨,各项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就是景弘中学对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理念——相信并放手。

课堂流程、小组建设、导学案编制、学校管理评价体系等固然重要,但是从学生到教师、从学习小组到学科组、从班级到年级,更重要的是践行相信与放手的理念,一步步形成自己的课改文化。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株洲市景弘中学)

(中国教师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