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2021-07-18 13:12:26)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李丹

教育过程的实质是受教育者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其心智结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小学阶段,正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积累知识、探求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以后的终生学习打下扎实基础的关键阶段。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针对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学习虽有一定目的,但目的并不明确,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常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强迫下学习。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应当充分得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是有感情、需要被人尊重和激励的个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应建立一种新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是师生间心灵的相互沟通和理解。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我们还要尊重每位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鼓励学生异想天开,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可以信赖的朋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消除胆怯、依赖的心理,才会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不怕出错,不怕失败。学生有了这样的安全感、自由感,才能真正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另外,我们还应主动地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的对话,多提提“你是怎样想的?”、“你想怎样解答这道题?”、“你想听听其他同学是怎样想的吗?”、“这道题你还有其它解法吗?”这些话,在学生听来就是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随之高涨,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也更强烈了,学生必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去,由“要我学”自然而然地转变为“我要学”和“我爱学”。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游戏、玩乐、操作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下面就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起求知欲望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故事、童话、动画片、卡通人物等非常感兴趣。新教材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故事、童话,用笑笑姐姐、淘气哥哥等这些卡通人物作为主人公,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投其好而行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乐学

数学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并概括出来的,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发现生活中随时都在用数学、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传统的教学思想是教师在新授课时,要么是灌入式,一味向学生灌输,要么是教师问,学生答,形成一问一答的问答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提问,没有丝毫的创造性,学习兴趣不浓,缺乏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惟此,我紧紧把握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这一特点,合理设置情境,巧妙布置疑问,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做到让学生主动探求,学生学习的兴趣才日益浓厚,而由自己探求,所得的知识,掌握得才扎实。

四、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如果说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是自主学习的关键,那么学生在学习知识后,由所学知识,悟出学习方法,掌握学习的技巧,就应是自主学习的升华,它是学生创造思维的源泉和动力,使学生享受到成功喜悦,为巩固学生兴趣创造了条件,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在学生了解知识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从而变学会为会学。

五、创设情境,使学生勤于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不应该仅仅是从教材到课堂的传递过程,应增强教材静态情境的动态拓展。要创设开放性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创性。教学中只有把握知识的延伸点,合理设计问题,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激起学生思维火花,使学生勤于自主学习。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只有真正做到吃透教材,领会大纲精神,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依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才能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