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主发展,快乐成长

(2021-07-18 13:10:57)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新课改带来了新机遇,新机遇迎来了新挑战。课改近十年来,我们市二小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积淀,逐渐提炼升华出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教改体系,可称之为“3+5”课堂教学模式。下面我把我校实施“3+5”教学模式的做法介绍如下:

自主发展,快乐成长

一、简介“3+5”教学模式的内容

此模式是以皮亚杰的现代认知学理论为依据。他在《发生认知论原理》中指出:“认知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建构”,而建构者是学生本人,学生的思维是教师不能代替的,我们应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会学生学”,变“讲堂”为“学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5课堂教学模式的“3”指的是:自学、展示、反馈三大模块。“5”指的是:自学、交流、释疑、展示、反馈五个环节。

二、实施“3+5”教学模式的措施

1、教学管理的改革

先是示范引领,整体带动。骨干教师率先上公开课,做示范引领。接着其他教师人人都得上汇报课,整体提高。再是检查督促,激励评价。学校相关领导推门听课,了解新课堂模式的实施情况,教务处、教科室工作人员要定时与不定时检查教师的上课情况,并在展示栏及时反馈。表彰典型,提醒不足。教师要以市教体局推广的“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实验课题评价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严格推行3+5课堂教学新模式,学校将把实验工作的开展情况与教师的考核工作相结合,做到“四看三查”。(“四看”:看备课、说课、教材解读;看作课示范;看进班听课评课;看创新举措。“三查”:查教学反思;查学生预习本;查展示板使用。)

2、学习环境及形式的变革

走进教室,三尺讲台不见了,师生同在一方空间,同处一个水平面,“一个面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整的“多个面向”,教室的黑板也多了,除了原来的一块大黑板,其余三面墙及外面走廊墙壁上也装上了专供学生用的大白板。学生们还自备了一块小白板,以做备用。我们最为关注的是学习小组的划分,6——8人一小组,采用优良中差的搭配方式,每组要确定组长、汇报员、记录员,这些小职务过段时间由组员轮流担当。

3、教学方式的变化

改革传统方式的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下列两个方面:一是优化预习作业的布置与检查,以我市教研室的“任务导引法”实验课题为目标,在教师充分钻研教材前提下,以教师为主,学生参与的合作形式,围绕语文课标三个维度精心设计预习目标,然后一一详细落实。二是凸现学生主体地位,以我市教研室的“层进性对话教学”实验课题为核心,为学生搭建充分的展示舞台,加大展示模块的力度,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持久的学习热情。

三、实践“3+5”教学模式的收获

1、“自学环节”精心设计预习目标,采用“扶——半扶——放”的训练策略,以“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和谐发展为宗旨,从不同层面示范、引导学生设计新授知识自学目标,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充足对话中,触摸文本内涵,感悟编写意图,形成丰富的、独特的知识信息,为下阶段学习做下铺垫。如语文课的学习,自学目标设计围绕“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相关知识链接”来设计。

2、“交流环节”开放“问答场”,实现资源共享,困惑共对。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先在小组内搭建解答问题的平台,让学生对一些简单的问题(字、词、句、篇等方面)面对面进行质疑和释疑,然后对一些重难点问题进行梳理和整合,形成更深、更广层面的思考和探讨。这样的小组学习,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机制,又打造了小组团队精神,营造了积极进取的班级文化氛围,这些都让合作学习的理念落到实处,生生资源共享变为现实。

3、“释疑环节”是分配任务,合作研讨。学习小组自愿认领学习任务——研讨的问题,小组长统一安排,组织全员参与,记录员做好记录,对小组研讨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讨,可查阅资料、可请教老师、可咨询邻组同伴,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统揽全局,关注课堂动态发展,随时走进学习小组,倾听同学发言,给予及时的点拨、引导,为展示环节做下准备。

4、“展示课”把学生由厌学转变为“乐学”。学生们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渴望被集体认可,渴望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就感。我校“3+5的模式为学生开辟出一条“展示”之路,他们在小小的舞台上,有的是声情并茂的诵读,有的是惟妙惟肖的表演,有的是栩栩如生的绘画,有的是美妙悦耳的演唱,有的激情洋溢的演说,有的是针锋相对的辩论……学生在这种不断展示中获得了心理的满足,得到一种在其他地方得不到的成就感。当他们的自信在班级中逐渐形成的时候,这种良好的情绪便能影响到周围的其他人。

5、“反馈课”重点关注了“弱势群体”,再一次为他们提供了说、谈、演、写等机会,并且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最后还要检查目标达成的情况,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获得了成功的机会,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样的环境中被激活,唤醒,延续。

在这种教学模式运用中,我们还适时适度渗透了评价和激励制度,并使其贯穿教学的始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们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如课堂评价,作业评价,成绩评价,思想行为评价,精神唤醒,情感态势语等有效的评价方式,并且使许多评价以有形有色的物质形式展示出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状况。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再次获得成功的欲望。

3+5教学模式中,我们时刻追求:让自学成为学生吮吸知识的幸福时刻;让交流、释疑成为学生共享资源的快乐时光;让展示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金色大道;让反思成为学生通向未来的赤色桥梁。

四、运用“3+5”教学模式的困惑

1、如何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性?自从开展3+5教学模式以来,小组学习经历了“有序到无序”、“表面的热热闹闹到深层的真知灼见”,但有时还会出现你打我闹、发言内容偏离主题等反弹的异常现象,这是学生发展中的固有现象?还是学生认知水平的缺失?亦或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小组学习呈现良性态势发展是我们共同所期盼的。

2、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标对我们提出的严峻挑战,也是我们一直在反思的问题。展示课上,真正喜欢展示的经常是善于表现的部分同学,而另一部分则经常做着看客,怎样才能让大部分同学都参与到展示中来呢?我们常常在思考着。

3、提高学生自己拟订自学目标的能力,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

因为这一能力体现着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关乎着学生自主、自发、自觉学习习惯的养成,就像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在愤启中才能实现教学的最佳效应。

总之,这种模式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给他们更充分的时间爬黑板、展成果、讲思路、说想法、谈收获、互评价,使他们内在潜藏的创造力和探究意识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和激活。培养了他们自主自信、勇敢有为、敢于创新、善于合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当然,这种模式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以后我们还要认真研究,深刻反思。我们相信,作为我校奋斗在课改前沿的一线教师,我们会一直努力着,和孩子们一起进步,一起成长,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教学相长、自主学习、文明和谐、快乐开放、灵动迸发的课堂。我们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