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主学习不追求“精彩”

(2021-07-04 10:54:00)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顾会鱼

自学能力是学生对知识刻苦自学、自我探索、自求得之的能力。自学过程是不断探索、发现、理解和掌握知识,开拓思路的过程。自学能力是一般能力的综合运用,是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培养自学能力,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亲身实践,独立探索,动脑、动口、动手,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但在我们现在的数学课堂上,往往只追求花样的翻新、形式的繁杂,把学生自学看作是为摆设而摆设,形成了表面上的“精彩”。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呢?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自主学习不追求“精彩”

一、课前预习,温故知新

预习是促使学生课前主动地自学、独立自学新课内容、初步理解、

做好新课的知识准备,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关键。因为通过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障碍,跟着老师的思路听课,有利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理解深、记得牢。其次,长期坚持预习的学生往往阅读速度快,思路快捷,善于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和比较归类等,能较快地发现问题,能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另外,长期坚持预习,还可以让学生知道要学的难点在哪里,带着不懂的问题以及疑难的问题去听课,听起来更加专心,也很容易解决疑难问题,听课效果大大提高,进而养成自学的意识。

二、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自学兴趣,

老师必须教给学生浓厚的自学兴趣方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为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故事激趣法、游戏激趣法、操作激趣法等激发学生自学兴趣。如:我在讲“三角形内角和”时,采用“猜角游戏法”,先后找三名学生在黑板上画任意三角形,并用量角器报出任意两角度数让老师猜,老师迅速猜出第三角度数。反复多次,老师都能准确猜出第三角度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从中发现了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激趣法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处在最佳思维状态,认真听取老师有关知识“奥秘”的讲述,学生的效果明显提高,初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巧妙设问,诱导思维

教学目标确定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这时精心设问很重要。

既要围绕目标有的放矢,又要有新意,环环紧扣。教师要根据新授内容,针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精心设计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自学,相互讨论,理解概念性、定律、法则、公式等。这样会使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如我在教“小数的性质”时,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一个小数末尾添上零,其大小怎样?一个小数末尾去掉零,其大小怎样?一句巧妙的设问会在学生头脑中掀起波澜,学生的好奇心和急于求解的欲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理清思路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依据,并对学习新知识产生兴趣。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变成了自觉自愿的活动。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思维是否敏捷,关键是教师的设问是否适度,提问的角度、层次和要求,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程度密切相关。精心设问,让学生自学理解、讨论,既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概念,又有利于理解其意义。

四、交给“钥匙”,掌握方法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概念、四则混合运算、简单几何、解决问题等,知识错综复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帮助学生认清各种类型的重点、难点、关键,再交给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如交给学生一把“钥匙”,让他们掌握打开“疑难”的要领。如对四则运算题,先让学生一步步看算式,弄清每解一步的根据是什么?进而理解运算法则。再如对解决问题的学习,可先让学生弄清题意,再信息和关键词,然后想一想怎样做?这样也就打破教师独占讲台的单向传导,使教学变成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知识的积极探索者,有效地培养了自学能力。

五、拓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能只限于课堂,应拓展到课堂以外的各个方面,要以课堂学习为基础,开展一些数学课外活动,以提高学习兴趣,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和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给学生以自主权。因此,我在备课时,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外作业,做到数量少、代表性强、避免重复、能起到点一通百的作用。每次的课外作业量一般在十五分钟内可以完成。由于课外作业量适中,学习上不束缚学生的思维,思想上无压力,所以绝大多数学生能较好地安排学习的课余时间:一、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复习和预习;二是自觉地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组织数学兴趣小组开展数学竞赛。此外,还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应用数学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自学兴趣,使他们既获得了知识,又增长了能力,形成了主动自学的良好习惯,也使自主学习的目标落到了实处,让自主学习数学的课堂真正精彩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