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引导自主学习,促进全面发展

(2021-07-04 10:52:48)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杜玉平

新课程倡导“自主性、合作性、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避开“齐步走”的学习方式。面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数学问题,给学生自主选择,自主解答,自主优化的机会,努力做到“放强扶弱”,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引导自主学习,促进全面发展

一、研究疑点资源

课堂上,我总希望能够根据自己的课前预设,引领学生将预案中的问题各个击破,所谓师生配合滴水不漏,那么这节课就是自己理想中的好课。而对于学生在生成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往往不敢直面。在听课中我们常可以听到教师用“这个问题我们课后再解决好吗?”这句话进行简单搪塞与回避,而把学生可贵的质疑精神在顷刻间给扼杀了。其实何必那么急呢,如果我们能从容面对学生的质疑,不难发现此时其实正是激发学生探索欲,让学生的疑惑“柳暗花明”的最佳时机。

我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减两位数》一课时,先引导学生掌握5616的笔算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讨5618的笔算方法,此时有一位学生就站起来,异常激动地说:“既然5616可以从十位算起,那么5618也可以从十位算起。”看着学生振振有辞的神情,我心想:好机会呀!于是我也非常欣喜地说:“提得好!谢谢你提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当时我再环视一下班上其余的学生,有的一脸疑惑,显然,他们心中也有同样的想法;有的跃跃欲试,显然是想明白了;还有的似乎正处于半明白半困惑的状态┅┅此时,我也故意装出一脸困惑的样子说:“对呀,看来5618也能从十位算起呢!”没等我说完,早有几只小手高高举起。我说:“这样吧,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好吗?”于是每个小组内的学生都很投入地展开了讨论。学生心中的疑惑就在自己的深入探究中得到解释,本课也就在这一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走向了最高潮。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真正体验到了探索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疑问,形成认知冲突,这是思维的火花,是创新的萌芽,也是教学的最佳时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疑点资源,及时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拔动学生的思维之弦。

二.以知识促进情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而且是伴随认知过程的情感发展过程,同时情感的发展必将促进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中的情感因素,构筑学生的情感基石,达到知情结合、情理交融的教学境界。

如一年级的《认识人民币》教学中,在学生对人民币各币种认识之后,我设计了一个特殊教学环节:三种不同型号不同价格的削笔器,让学生说说会买哪一种,为什么?学生们有的说买贵一点的,质量好;有的说买中等价格的,较实惠;有的说买最便宜的,能用就行,爸妈挣钱不容易;还有的从外形上说……这一句句有理有据的回答,使学生的情感在升华, 知识在深化!反过来学生在练习运用时,思想上也有了约束,促使他们认真的考虑该如何合理安排使用,少出差错。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向上、奋斗不息、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奠定学生迈向成功之路的良好心态吧!功与情感同来!

三、 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离不开直观教学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无意注意占优势。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直观教学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或学生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设疑,促使学生思考问题,引起学生有意注意。比如,在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学生往往容易不加分析地见多就加,见少就减,为了减少这种思维定势的干扰,教材中就编排了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逆向题。其中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有8辆大卡车,大卡车比小汽车多2辆,小汽车有几辆?这是一道求比一个数少几的逆向题,难度比较大,我利用图片直观的给同学们演示了一下,这样同学们很快搞清了数量关系,大多数同学都知道应该这样做:826(辆)。另外我要求学生每做一道题要默读题目,想象实物,能画出实物图的要尽量画出实物图,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画画兴趣。学生理解题意后,分析条件和问题,再思考解体的方法,从而避免他们学习心理上的惰性。

总之,数学教学也是一块情感的沃土,需要教师去发掘。作为一个有远见卓识、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自己教育上的方方面面的切口,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手段对心理施加正面影响,使身心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让孩子们成长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实际上有关人士提出的诸如愉快教育、成功教育、赏识教育等也都是重视学生情感的教育。我们教师要以课改为契机,以情感为钥匙,去开启学生学习的心扉,让情感与思维共舞,让成功与情感同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