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比“他”好——学生课堂评价偶感

(2020-06-03 17:20:47)
标签:

教育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王凤霞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它可以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经常听到这么一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越来越重要,教师总是尽可能地用上最好的评价语:“你真棒!”你说得真不错!”等等。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也要表扬一句“你的声音真响亮!”无疑,这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

开放的课堂应该让学生活跃起来,所以,近年来,许多教师已意识到仅仅自己评价好或不好还不够,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也参与评价。让学生在评价别人的同时,又能对照自己,提高自己,也能活跃一下课堂气氛。在此我想就学生之间的评价结合实际谈一点自己的心得。

几年来,我一直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课堂上我总是尽量地把评价的机会多留给学生,让学生从小学会辩证地、积极地参与评价,希望他们听的能力、说的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渐渐地学生在评价别人的发言时能这样说:”我觉得他……非常好,可是……还不好。“记得刚开始引导时,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只要个人发言时教师说一句“请大家来发表意见”,学生个个都能非常认真、细心地听完发言,不放过任何一点细小的错误,等同学发言一结束,马上就有学生举手发表意见:“我觉得他……”当我把这些信息反馈给被评价的人时,那位同学也能很虚心地接受,确实效果非常明显。可以说,有一段时间这样的评价方式对教学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学生的听、说、读、写、思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可好景不长,逐渐地我发现学生的评价开始偏离中心,他们总是站起来就对我说:“我觉得他…… ”似乎只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才发表意见的,还带有一丝指责的味道,有些同学专门“挑刺”而不是帮助“拔刺”;被评价的同学对“他人之见”也无所谓了,好像同学说的那个“他”并非是自己,与己无关,甚至有的同学懒得参与评价,一脸“等候佳音”(等待别人发言)的表情。民主的评价似乎变成了一种表面形式,好像走走过场就行了,这与我的初衷是极其不符的。

我一直在想如何改变现状,出乎意料的是偶然的一句话却帮了我一个大忙。有一次,我请甲同学朗读完课文之后,照例请学生来评价,乙同学又念起了原来的台词:“我觉得他……” 我对他说:“把你的意见直接告诉甲,好吗?” 他马上转过身,对着甲说:“我觉得你……很好,可…… ”甲同学先是一愣,我立即让他再读,我发现他第二次读得相当认真,其他同学也非常专注地听着,我又让丙用同样的方法发表意见,当他对着甲说:“你读得真好听”时,我看见甲笑了,别的同学也露出了羡慕的表情。我觉得机不可失,就让学生在评价时把“他”换成“你”,直接面对面交流,并且适当地引导他们说出“如果你……会更好”“你……值得我学习”“希望你……好吗?”等等。评价完别人后,如果觉得自己比他好,还可以做个示范。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学生的热情又回来了,他们的神情又专注起来了,一只只小手又高高地举起来了。

把“他”改成了“你”,不管是评价别人还是被别人评价,都让他们觉得是自己的事,自然而然地会注意去听去说,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没想到只是改了一个字,只是换了一下说话对象,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实践告诉我,让学生参与评价时“你”真的比“他”更好,不妨您也试一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