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表现生活

(2019-11-24 20:01:29)
标签:

教育

语文

课堂

教学

分类: 教学研究

李宝虹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以模式化的说教代替思想情感的表达,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和心灵启迪。新教学大纲对中学作文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能写思想感情真实的文章”。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描写生活中的事物,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看法。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引导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是培养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不应该有太多的约束,应该让学生自主地探索、自由地表达真实的思想和情感。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给以写作上的启发、诱导。例如一次上作文课,我让学生以“兴趣”为话题,自选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可是一节课结束了,有一位学生却一个字也没写。我一问,原来他觉得没什么可写。于是我笑着问他:“你对什么最感兴趣呢?”这位学生一听立刻兴奋地脱口而出:“踢足球!”“噢,那你可以写踢足球方面的内容啊。”作文交上来了,他写的是《有趣的足球大战》,细看这篇文章,从选材到结构,乃至所用的语言,都称得上是一篇较好的习作。这使我认识到:只有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去发现和思考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充分利用自己所发现的、掌握的并且感兴趣的素材进行创作,从而在写作中迸发出绚烂的灵感火花。

二、让学生走进生活寻找素材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倾向,这就是教师偏重于写作知识和写作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住往是一上作文课,就是教师拟好作文题目,提出要求,让学生按照要求硬套着去写。学生一看题目,便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或者干脆胡编乱造,空话、假话连篇;再不然就抄袭范文,敷衍了事。针对这种情况,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作文的素材。春季我校召开田径运动会,我提醒学生,可以以运动会为素材写一篇作文。他们得到启发,纷纷用心寻找运动会上各种各样的新鲜事。运动会结束后,我引导学生自命题目进行写作。这次作文,可以说是百花齐放,作文内容有赞美运动员拼搏精神的,有批评裁判不公正的,有反映勤杂人员辛苦敬业的。这次作文使我真切地感悟到: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种源于生活的作文,是学生观察和感受生活的真实记录,具有学生情感的温度,烙上了学生心灵的色彩,从而真切感人,这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

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活,提高作文的思想性

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不能为了表现自我而忽略文章的思想性。一次作文课,我要求学生以“校园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鼓励学生大胆选材。这次作文课的结果使我感到意外的是,有许多学生的作文选材并没有放在表现校园生活的美好上,而是更多的描写了校园生活的阴暗面,甚至有个别学生表达了自己厌倦校园生活、想辍学回家的偏激心理。看到这种情况,我就根据学生习作中的种种表述,及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根源,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客观认识和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烦恼。青少年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在第二次同题作文练习时,他们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都能对自己经历的生活作出客观的评价。同一题材的两次写作,使我清楚地认识到:由于中学生生活阅历浅,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不仅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还要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生活,反映生活,提高对生活的认识,从而提高作文的思想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