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朽木or金石(刘薇)

(2023-09-24 22:10:20)
分类: 听课评课

朽木or金石

初秋的桂花悄然绽放,在这个“瑟瑟金风,团团玉露”的季节中,师父领着我们来到了殷师姐所在的富民永定中学中听课。在此之前,师父与工作室的小伙伴们总是在探讨单元整合教学该怎样教,我却默默躲在角落里“偷取真经”,回到学校后又把学到的“皮毛”运用上,课堂虽变得热闹,学生却收获极少,最终我得到的结论便是:单元整合性教学并不适合乡镇学校的学生,因为他们的基础太差。

但随着师父市级课题的开展,我所听到的知识越来越多,让我开始怀疑之前的结论是否下的过于果断。尤其是在工作室里常常听殷师姐谈起他们的上课方式,我便一直心驰神往,何时我可以识得“庐山真面目”,看师姐他们在乡镇里如何开展单元整合性教学的。终于在913日师父带领我们来到富民县永定中学教研,听了永定中学谭老师的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整体学习整体感知中预习课时和工作室李鹏翔师姐的《三峡》的单篇教学,听后我彻底推翻了之前所下的结论。原来学生可以将课文理解的这么透彻,原来单元整合性教学在乡镇学校也是可以很好实施的。

过去的我上的单元整合教学只是一只套着单元整合教学的单篇教学的羊,并没有真正的展现语文是综合性、工具性、实践性、人文性的统一,现在我终于明白该如何上单元整合教学:

一、 精研课文

在单元整合教学教案设计时,我们教师要对一个单元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要精读,并对单元目标要有深度的理解与研究,就好像一幅精美的木头雕花,在雕刻之前一定要无数次的在纸上设计。在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时,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掌握并能掌握课文中的字句、作者的写作背景,能熟练运用整篇文章在单元中的作用、文章与文章的关联点与异同点等等考试的知识点,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做备课准备。在教学设计时我们需要主题明确、目标明确、逆向设计,最后形成一个有结构化任务、递进性活动的单元整合的教案设计。谭老师所上的这节课就是将单元目标与结构化任务、递进性活动相结合的一节课,课上学生们可以将《与朱元思书》《三峡》《记承天寺夜游》三篇文言文读透,读懂,在课上大胆地站起来说出自己的理解,并有条理地向同学们解释,这跟谭老师的教学引导与任务、活动的开展有的不可割分的原因。谭老师在课堂任务的设计中就有简入难,由浅入深。这是我在课堂上所欠缺的,我的课堂上总是会出现“静默”时刻,问题的抛出,学生的无应答都是在一次次的提醒我任务设计的不合理,但我却还在“孤注一掷”的责怪学生过去蠢笨,现在才发觉是自己的问题。

   二、坚持不懈

先秦的荀子在《劝学》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之前总是“锲而舍之”,尝试了一个单元的整合教学后,看着学生交上来的“鬼画符”作业,便气不打一处来,觉得一个星期的课白上了,又得重头再来。所以每每尝试完单元整合教学后,我都会重新“反刍”,在考试后都会得到一个鸡飞狗跳的分数,最后我只好放弃。但听完李老师和谭老师的课后,看到学生们能在课堂上就能熟练的掌握课文中的知识点,并且还能熟练的运用出来,这是我可望而不可即的课堂。下课后我特意的去找殷师姐了解了他们的成绩,与我们学校的提高班分数相差无几,在得知他们一个星期只上六节课时,我才知道原来单元整合下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学生也锻炼的更加大方,他们可以自信的上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向我们班那些学生,总是畏畏缩缩地回答问题。这是靠殷师姐、谭老师、李老师这样,对单元整合教学的方式进行不断地尝试,修改,钻研,才渐渐有了目标,有了方法,才能让“朽木”变“金石”。

最后我彻底地推翻了之前所下的结论,认为单元整合的教学方法在乡镇学校也是可以实施的。我也会锲而不舍的继续研究,希望在未来我也能像谭老师和李老师那样设计出一堂花开满园的单元整合课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