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整合资源激趣,生出乐读之根(东川一中马娴)

(2023-09-24 22:11:03)
分类: 听课评课

 整合资源激趣,生出乐读之根

东川一中    马娴

 

在新课标的催化下,大单元教学热度居高不下。初闻单元整合时,只觉既新奇又陌生,离自己的教学实际相去甚远。幸好有一直走在语文教育前沿的师父引领着我,带着我们用不同方式感知单元整合教学,挖掘单元整合教学背后深藏的价值,对单元整合教学分任务进行精心设计……日积月累,四季不停,我对这种教学模式有了更多的认识。经过9月13日到昆明行知中学的学习,又让我对大单元教学多了几分思考。

谭金花老师给我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文言预习课,其中最为亮眼的是昆明行知中学成熟的“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文言字词的释义,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教师满堂灌模式。她们坚持先学后教原则,学生提前对即将开展的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尽自己所能掌握基础知识,凭借过往获得的学习经验,或深或浅品析文章,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写。谭老师利用提问的方式,仔细聆听学生的答案,然后针对学生回答暴露出来的问题,即时生成有效的纠正引导,使得重难点得到突破,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能更熟练地去运用学习方法与规律。

“你负责在文章中找美景”“你负责在词句中品析情感”“你负责用文字绘美景”“你负责用色彩、线条画美景”……活动任务下达时,学生们默契地分组进行,分工合作,大家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密切配合。创写组展示了自己深厚的文字功底,绘画组用粉笔构出了“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精彩画面,山间萦绕的云雾更是让画作升格为“欲界之仙都”。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忙得不亦乐乎,各自发挥自己的个性长处,从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收获自信。无形之中,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提高了学习做事的效率,通过分享小组的探究成果,学生相互学习,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

初中语文课本中,文言文教学可谓分量大、任务重,当我还在字词句释义中沉浮,在品词析情中掂量,花费大量时间唱独角戏时,谭老师的八上第三单元文言整合教学着实让我叹服。通过预习课,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了从“教师教”到“学生学”的真切转变。既有细致的文言知识积累,针对“言”的夯实基础的设计,也有绘美景这样的环节,引导学生感受“文”的魅力,甚至还能实现学科之间的融合,用精美画作引发学生的无限遐想。

当我对大单元教学认知较为浅显时,固执地认为大单元教学只能在拥有优质生源的学校或班级才能开展。听过不少课,看过不少教学设计后,我逐渐明晰,单元整合设计可以将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进行系统规划,整合设计,关注联系,关注发展,可以更有效地落实单元学习价值,用更清晰便捷的路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我们可以将大单元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两个支点,去延伸学生的视角,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用活动任务激发学生去完成一个个全新而真实的挑战,利用个人与团体的力量去解决一个个具体而复杂的问题。单元整合教学有助于课堂从知识传授走向培养能力,从课本学习走向素养阶段,从提供标准答案到将所学转化为问题的解决方案。

是否拥趸大单元教学,我们就可以放手单篇学习了呢?目前,我认为单篇文本教学具有它本身的价值,尤其是经典名篇的价值更是永恒的,当大单元教学设计特别强调情境和任务时,名家精品要放在单元整体的情境任务中重点考虑,永不容忽略。把知识与运用勾连起来,从单元看单篇,单篇可以更加有目标、有重点地来组织教学。至于是先单篇后整合,还是先整合后单篇,经过自己的少量实践发现,应该结合自身的教学习惯、单元篇目、单元目标来进行安排。比如,文言集中的单元,基础薄弱学校的学生极少能依靠个人力量完成字词句的释义,就需要在老师或者学习小组优秀成员的帮助下才能跨越阅读障碍,如果没有单篇夯实基础知识,这种条件下先行整合就是无意义的。又比如,我在上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受到师父和各类优秀同行的启发,我也开始尝试单元整合式教学,先让学生尝试自我解析议论文三要素,然后在第一堂课里引导学生找本单元四篇文章的论点,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归纳整理寻找论点的方法技巧。这种形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收效甚好,同时避免了之后课堂上知识技能的重复,提高了课堂效率,这也算先整合后单篇的一次小小实验了。

单篇也好,整合也好,语文人的初衷式不会改变的,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适合现代社会的新型人才。我粗浅的认为,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语文的热忱,我们的教学方法应该式灵活多样,语文课堂应该是精彩纷呈的,一个语文老师课堂一成不变,学生总有腻味的那一天。新的教学模式犹如一道新式菜品,不去尝一尝怎知其味。而保持新鲜感不是去照搬别人的模式硬塞给学生,不顾学生能否下咽。我们应该在学校大环境下,课前结合自身与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反复修改,一次又一次地进行预设,把自己烹饪的最好成果呈现在课堂上,才能保证学生不在语文课堂上迷失。这也就注定了我们单元整合之路还需精雕细琢,立根真实,着眼细节,为学生铺出一条适合而长远的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