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刘秋)
(2023-06-22 21:44:01)分类: 荷裳组 |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刘秋
听了殷老师的课,我才知道,原来语文课还能这样上,有激励,有引导,有激发,对于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我也有了一定的思考。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集文化、思想、智慧于一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在语文知识海洋中自由遨游,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享受到快乐,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爱上语文课。
一、发掘语文教材魅力,活用文本,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上,有其特有的魅力,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选出来的。它们以自己特有的艺术魅力打动读者,激发读者情感共鸣。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还要体会出文章的情感,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挖掘出文章的魅力所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这些情感因素来教育自己的学生,从而调动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在学习中享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孔子说:“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获取新知的动力。兴趣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质量问题,还关系到学生某些潜质的发展问题,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寻找学生的兴趣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挖掘学生的表演天赋,让他们在模仿人物形象中获得快乐
让学生把每一节课都当成人生中的一场“表演”,学生都是课堂中的主角,借助他们自身不同的优势,演绎各种不同的角色,将课文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这样就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他们在电影、电视、广播、现实中的一位艺人,模仿他们的一言一行,选择课文中一个片段,用他模仿来的人物的形象来展现一个场景,看谁模仿得最形象逼真,谁当选为班级“表演小明星”。这就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通过玩味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揣摩那些人物的特点,恰如其分地表演出来,从而挖掘出学生表演的天赋,让他们在展示才能的同时并享受快乐。
(二)利用多媒体软件播放音乐、剪辑电影,让学生在聆听和观看中感受快乐
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教学,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
在撒贝宁主持的“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有很多古代诗词或其他作品被编排成歌曲让大家传唱,如我们都熟知的《明日歌》《水调歌头》《木兰诗》《将进酒》等均已入列,教师可以把这些被传唱的歌曲播放给学生听,让他们跟着小声哼唱,这样不但调动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在哼唱中牢牢记住了课文,并体会了深层次内涵,一举三得。所以,全新教学设备的运用,可以使语文教学与科技发展同步进行。
三、讲求课堂语言艺术,用妙语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一)课堂语言要精湛
何谓精湛?就是教师讲课的语言要精炼、讲授的内容要精当、传授的知识应精要。教师的课堂语言不能虚无缥缈,空话、套话、闲话一大堆,这样不但不会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反倒是从心底反感语文学科。所以教师的语言,应讲求凝练简洁,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要经过精心设计、反复锤炼,将深奥的知识变浅易,将繁复的道理变简约,这才是语言的精炼。讲授需精当,知识应精要,即用准确简洁的话语将有较大容量的知识,经过反复修改,抓住精髓,突出重点,在课堂上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做到深入浅出。
(二)课堂语言要灵活
但凡名师,教学中都会抓住文章的具体特点,采用准确的教学形式和语言,因文而异,灵活多变。针对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避免千篇一律,如我们在讲李白的诗时,可采用直抒胸臆的语言;讲鲁迅的小说时,可采用含蓄隽永的语言;讲余秋雨散文时,可采用气势磅礴的语言。总之,每一篇文章,都会因体裁不同,因作者创作风格有异,因语言基调差别,而产生多样化的语言风格。我们应根据不同文章采用不同的语言进行教学,力求将课文内容准确精当地向学生展示出来。
(三)课堂语言重启发
一位真正有思想的教师,他们会用启发性的语言点亮学生心灵的智慧之光,如每节课前的导入语,会设计出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激疑问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从而将学生带入不一样的语文课堂,并从中获得乐趣,享受快乐。
总之,语文教师若想让学生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魅力,根据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真实语文学习情境,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真正使语文课堂洋溢着人文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