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情境设置的三重境界(蒋菲菲)
(2023-05-31 23:24:17)分类: 听课评课 |
语文教学情境设置的三重境界
经济技术开发区明致学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中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可见,设置学习情境的意义,一方面在于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架一座桥,打通语文与生活的通道;另一方面在于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进阶为主动积极,乐学语文。
既然情境设置如此重要,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创设学习情境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提出“学习情境的设置要符合核心素养整体提升和螺旋发展的一般规律。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创设情境,应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应整合关键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运用语文解决典型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可见,情境设置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笔者根据现有的教学经验,将学习情境设置分为三重境界。
一、
顾明远在《教育大辞典》中指出,情境教学是“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即使传统的语文教学,学生的思维水平在课堂也是逐层提升的,但受课堂教学面向多人的局限,总免不了有学生懒于思考,在课堂放弃成长的现象。这部分学生,尤其需要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情境。
哪些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呢?学生平常喜欢玩的游戏也许能给语文教师提供参考。以“开盲盒”为例,将学习任务按能力层级分类,从低到高,类似游戏中的闯关任务,每过一关配备一些小奖励,盲盒层层打开,学生关关提升,其实就是给语文学习任务包上一层“糖衣”,便于学生开心接受任务。
笔者在给初三学生复习“临写与鉴赏”专题时,就设置了类似的情境:以“王者争霸赛”为噱头,学生由“青铜”“白银”逐步进阶到“王者争霸”,学习任务从解说字体演变史到辨析不同字体特点再逐步提升到同种字体的辨析,最后再链接中考题。学生从原本懒于看参考资料转变为积极“刷副本”闯关晋级。可见,贴近学生生活的,能调动学习兴趣的情境可以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有效落实核心素养。
二、
以阅读教学为例,好的学习情境,不是孤立于文本之外的,而是来源于生活,扎根于文本的。以统编版教材《猫》的教学为例,同样是为了让学生熟悉文本,对于教材中的几只猫,许多教师选择以表格的形式来比较猫的不同,而肖培东老师巧借插图,让学生猜猜插图中的猫是哪只猫,一个“猜”,既抓住了七年级学生爱猜谜的心理,又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文本,主动寻找猫的特点。无独有偶,黄厚江老师在执教同一篇课文时,也舍弃了填表格,而选择让学生给文中三只猫取名,用“取名”这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不仅调动了阅读的积极性,还从对取名的评价中反馈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一举多得。
以学生最为头疼的文言文教学为例,传统的语文课堂通常要花大量时间翻译字词,繁琐还低效。笔者在教授《〈论语〉十二章》时,将原本的小组合作翻译环节改为选择课文中的一句话送给班上的一个好朋友,并说明理由。因为要读懂句子才能选择,所以学生从原本的老师要我读懂,转变为我想读懂,我要读懂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不仅提升课堂效率,还提升了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而在教授《卖油翁》时,由于文本故事性很强,笔者将教学情境设置为给小朋友讲《卖油翁》的故事,根据讲故事的情境,将课堂任务分解为:真实还原讲故事,添枝加叶讲故事,补充寓意讲故事三个环节,哪怕是理解能力薄弱的学生,也因讲故事的活动削弱了对文言文的畏难心理,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同样是文言文,不同文体设置不同的学习情境,可见,好的情境应是依据文体特点,扎根于文本驱动学生用语文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
三、
教师备课的预设与学生在课堂的实际生成总不会一模一样,真实的课堂总免不了出现意外情况。有的教师对课堂意外选择忽视,也不乏痛斥,也有的教师对课堂意外选择重视,笔者认为教师对待课堂突发情况的处理方式,正是教师智慧的体现。还记得听肖培东老师教授《老山界》一文,课堂上有个女生回答问题声音格外小,肖培东老师没有忽视她,又一次把话筒给到她,以一句“这样不能加入红军”鼓励她勇敢地读出来,在她明显地比上一次更大声的朗读后再肯定她“可以加入红军了”,示范课上的一瞬,对那个女生而言却是一生的自信。笔者曾在教授《游山西村》一诗时,在读诗环节,有个学生总把“拄”读成四声,改了四遍,终于读准了。这是一个学困生占了百分之八十的班级,笔者临时起意,就着字音读了四遍才读准的契机,将原本在读懂环节的“从……读到了……”,改成我们用诗中哪两句话鼓励他,为什么?借着课堂自然生发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读出诗中理,诗中俗,诗中情。以课堂临时生成的意外为情境,正是课堂真实的情境,也是更能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境。重视课堂教学的突发状况,抓住文本与课堂意外的联系,创设真实适切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任务的驱动下开展学习活动,提升语文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