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让古诗文更鲜活
西山区粤秀中学 黄丽
荷香组一起聆听李桢师妹《吟而有法 诵而有章——古诗文特色课程之“感受吟诵之美”》视频课,这节课是基于小课题“初中古诗文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的研讨课。这节课特色有趣,灵动丰富。
一、活动丰富有趣
面对七年级学生,李桢师妹巧用视频图片来激趣,带学生进入吟诵的氛围。共用了3个视频,两张图片。第一个视频课堂导入,让学生明确“何为吟诵”并知晓吟诵与朗诵、唱歌的区别;用两张图片引导学生明确“为何吟诵”;用熟悉的“哆啦A梦”音乐视频引导学生跟着节奏唱七言绝句;最后跟随吟诵《夜雨寄北》的视频,师生反复吟诵。多样的视频,丰富有趣,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跟着熟悉的音乐我确实就很轻松地哼唱起《秋词》。如何处理活动的丰富与深入的关系,还要我们进一步思考。
二、吟诵指导有法
在“如何吟诵”环节,李桢师妹注重吟诵方法指导,教学生依字行腔。
“平声平道莫低昂(音最长,而且高起高收),
上声高呼猛烈强(开口读时用力,低起高收),
去声分明哀远到(声音高低适中),
入声短促急收藏(一发即收)。”——《玉钥匙歌诀》
给学生平仄口诀:一二声平三四仄,入声归仄很奇特。平声吟长仄声短,入字短促韵脚长。本音决定基本调,依字行腔很重要。
带学生依字行腔,练习吟诵自己名字,随后在吟诵《三字经》片段时,又带着学生加上手势起落,有具体指导,又亲身示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步步习得吟诵的方法。
三、讲解与吟诵相宜
李桢师妹将讲解和吟诵练习二者结合,在讲解中让学生明确“何为吟诵”和“为何吟诵”,在吟诵练习中学习“如何吟诵”。学生学习方法后,老师先讲解《夜雨寄北》的诗意和情感,学生再听吟诵的视频来跟着练习吟诵。
适当的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有层次的练习也有助于学生习得方法。
先讲解,再练习是一种方式;在练习后再讲解,也是一种方式;在练习中穿插适当的讲解也是一种方式。
在“为何吟诵”环节中,老师可以适当少讲解一些,给学生来谈。在老师讲解《夜雨寄北》的诗意和情感后,老师给出《夜雨寄北》的吟诵视频;可以尝试将吟诵和讲解诗意结合起来,或者先给出吟诵视频,让学生在聆听和模仿吟诵中去把握理解诗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