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吟诵点“靓”古诗文教学

(2023-01-01 13:47:58)
分类: 荷香组

让吟诵点“靓”古诗文教学

                                      刘丹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古诗文是生命的歌,是美的化身,是滋养我们的精神食粮。落实新课标,需要教师超越“教书”,走向“育人”,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走向学生素养本位。古诗文教学不仅能弘扬民族文化、彰显民族魅力,而且能提升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这样的新课标背景,李桢老师的这节特色课为我们的古诗词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认真聆听了李桢老师的古诗文特色课《吟而有法  诵而有章 ——古诗文特色课程之“感受吟诵之美”》。  

首先,李老师让学生欣赏《忆江南》的视频片段,引出“何为吟诵”,向学生强调“吟诵”和“朗诵”、“歌唱”的区别;然后引用《毛诗序》里的诗评和朱自清对“吟诵”的独到见解,从“歌以咏志”,加深对诗词的理解,提高审美趣味和“传承”的意义上进一步阐释我们“为何吟诵”;最后,李老师循循善诱,示范引领学生按照“依字行腔”的吟诵方法尝试“如何吟诵”。此环节中李老师启发学生尝试吟诵自己的名字,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搭建必要的学习支架,进而尝试吟诵《三字经》,再“借曲套腔”吟诵《秋词》。课堂教学活动在师生深情吟诵《夜雨寄北》中落幕。教师以“吟诵”作为学习任务,驱动课堂,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学生在涵咏吟哦中感受诗词丰富的情感意蕴。

李桢老师的这节古诗文特色课,一改传统古诗文教学的范式,另辟蹊径,围绕“吟诵”这一“内核”展开教学,层层推进,让学生从以往枯燥生涩的古诗文“背诵”的藩篱中挣脱出来,在自由的吟诵中想象诗歌丰富的画面,营造诗词动人的情境,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将吟诵融入古诗文教学,既丰富古诗文课堂教学的形式,又利于学生理解和感悟。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又便于记诵和创作,让吟诵点“靓”古诗文教学赓续文化血脉,传承中华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