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语文更有质感——聆听周丽蓉老师讲座有感华东师范大学昆明实验学校

(2022-12-13 23:44:28)
分类: 荷香组

让语文更有质感

                         ——聆听周丽蓉老师讲座有感

华东师范大学昆明实验学校  李凡迪

温儒敏教授曾说:“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读书的种子,整本书阅读就是培养孩子有效阅读的最好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我想阅读既是一个起点,也是一个终点。怎样让学生主动地、有兴趣地走进阅读的世界,创设出真实可感的情境,其实是我在教学当中一直困惑的一个难题。但是在这次聆听了周丽蓉老师《生命,在阅读中丰盈——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的讲座之后,我又有了一些新的领悟和反思。

当我一节语文课上想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愿意来读一篇课文或者一本书的时候我最常采取的方式可能是通过书籍的封面、扉页、目录、前言、封底等内容,吸引学生对书籍产生兴趣,从而走进书籍,和作者进行交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方法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提起兴趣,但是往往是一闪而过,并没有持续地带给学生阅读的动力。今天听到周老师在讲座中说:“学生是以他们的全部生命进入课堂的,那么我们的课堂,就应该因为鲜话的生命而灵动,而深刻,而尽显张力。”我才恍然发觉,自己在阅读教学的时候把目光大多停留在了一些静止的、片面的东西上,过分去研究分数、考点,反而让学生丧失了许多阅读的乐趣,让语文变得单薄而枯燥,也无外乎学生们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很难做到坚持。

周老师所说“我们在阅读教学一定要有一种贴近人性本质的情怀,引发一种潜藏在心灵深处的对美的追求。”我想,如果要让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老师自己对文本要非常的熟悉且有深刻的见解。其次是带领学生阅读的时候,心中要有学生,眼中要有文本。师父在总结时强调的第一点就是一个语文老师心中要明确自己教学的对象是人,学生是鲜活的、真实的。只有心中有着真实的学生,才能在文本中发现可以“引发学生潜藏在心灵深处的对美的追求”的切入点。让学生能够坚持阅读、爱上阅读的,其实重点不在于技巧性的导入,而在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心灵的愉悦。在周老师分享的有关《红楼梦》的课堂镜头中,学生在阅读上是有自己探究的欲望的,而且在探究的过程中也是有所收获的,其实这才是我们语文阅读应该带给学生的感受,才能让学生们真正爱上母语教学。

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静下心来阅读,让他们的生命在阅读中丰盈。”这次讲座让我对语文阅读教学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语文不应该是干枯的、无味的,而应该是有温度的、有质感的。学生在阅读中看到的理应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意味丰富的故事和能长久保有的对文学的兴趣,以及对生命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