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活动
探究”单元教学中的“举一反三”
——听何立新老师讲座有感
李 玲
4月17日下午,我聆听了四川省中语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何立新老师关于“统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及探索”的精彩讲座,收益颇多。
在讲座中,何老师指出:单元教学中,要重视单篇教学的重要性,要学会“举一反三”,以一篇带多篇。教材中的单篇是一个个典型的例子,阅读单篇的重要目的之一便是获取对“类文本”特质的认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在强调单篇教学重要性的同时,何老师还提出:要用好活动探究单元,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并提供了很多精彩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我最近正在研究八下“活动 探究”单元的教学设计,感觉很苦恼。这个单元的内容是“演讲词”,它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被认为是个“鸡肋”一般的存在。因为这类文本不如文学类文本那样有很多可以解读细品的文字,对于应试提高成绩似乎帮助也不大。但是,它在语文实际应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文学习的素养提高最终还是要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表达”来呈现的。通过聆听何老师的讲座,使我对这个单元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新的思考,我决定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进行单元教学。问题出来了:首先,用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做“一”的话,该怎么对这一经典篇目进行教学呢?其次,又怎么用这一篇带动另外“三”篇呢?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对照演讲词的单元目标任务,我主要设计了三个活动任务驱动展开学习:初识演讲,把握情感;诵读演讲,品味语言;模拟演讲,体会角色;练习演讲,在“初始演讲,把握情感”环节完成对演讲词针对性强,态度鲜明特点的归纳,在“诵读演讲
品味语言”使学生把握演讲词语言感染力强的特点,在“模拟演讲 体会角色”这一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把“读”和“讲”联系起来,体会演讲词语言的感染力,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演讲词的语言特点,以及这篇演讲词带来的精神力量。
最后的“学以致用”环节,以“一篇课文”带动“一类文章”的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活动探究第四单元的其它三篇演讲词,体会到不同的演讲面对不同的听众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全面把握演讲词的特点。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举一反三”的教学设计,不仅能让单元教学系统性更强,也能提高课堂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何老师的讲座,解决了困扰我很久的关于单篇教学与群文教学之间关系的处理问题,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俗话说: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进步更快。我将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争取取得更大进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