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用课内合理整合,形成整体认知”与八下第五单元整体备课设想昆明市实验中学廖蔚彬

(2022-04-24 21:50:58)
标签:

教育

分类: 心得感悟

 “利用课内合理整合,形成整体认知”与八下第五单元整体备课设想 

昆明市实验中学 廖蔚彬

何老师在4月17日的讲座中指出:“单篇阅读、整本书的阅读和多文本阅读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三种阅读方式,理想的阅读课程及教学体系也应包含这三种方式的阅读内容及教学。”“多文本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提升思维。何老师对“多文本教学”提出三种教学建议,我对其中“利用课内合理整合,形成整体认知”结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设想谈一点粗陋的看法。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初中阶段六册书中唯一的游记单元。共安排了四篇风格不同、写法各异的现代文游记,分别是教读课文《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自读课文《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有助于学生通过课内整合学习,充分了解游记这一文体。

一、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

1.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所至、所见、所感),熟悉游记多样化的风格。

2.学习写景的角度和方法,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中的情感和思考。

3.研读文本中的精彩句段,学会欣赏、品味和积累精彩的语句。

4.能够运用所学的一种或几种方法,撰写游记。

其中1、2、3点是课堂研习所得,第4点为学生核心素养提高的检验指标。所以定写作目标如下:

1.掌握写游记的一般要求,学习以定点换景或移步换景的方式串联全文。

2.细致观察,在描写风景时融入个人的感受,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二、教学过程:

1.明确“所至”,理清游踪。

《壶口瀑布》:作者描写了两次到壶口看瀑布的情景,略写雨季的壶口瀑布时,作者采用的是站在河岸上俯视的角度;祥写枯水季的壶口瀑布,采用的定点换景写法,立足点是“河心”,先写水,后写石,视角反复转换——先俯视后仰观,然后视线随河水由上而下,继而随水雾由下而上,接下来平视,最后视线收回脚下。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作者循行程写了两天的活动,以第1天的见闻为主,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从安营在格拉丹冬雪山脚下,到驶过冰河,最后进入冰塔林。

《登勃朗峰》:作者马克吐温以其深厚的写作天赋,描绘了登勃朗峰时所见种种美景和为他们赶车的车夫。写景时笔下极富诗意,山中奇景,嶙峋的怪石,变幻的光影,文采斐然;写人时刻画生动,尽显幽默本色。

《一滴水过丽江》:“我是一片雪,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我也要去四方街”→“再次醒来,时间又过去了好几百年”→“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我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很快,我就和更多的水一起出了古城”→“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以拟人化的写法,详写了四方街。这样安排一方面与文题相呼应,另一方面运用特写手法,突出丽江独特的魅力。

2.理解“所至”,方法各异

归纳游记的写法要点:

1)“所至”是游记的线索,也是写景抒情的基础,以游踪作为全文的线索,遵循时间先后的顺序,按照立足点的变化组织文章内容,是游记最常见也最标准的模式。

2)对游踪的认识不能过于僵化,不能简单的认为游踪就是实录游程,作者完全可以对实际的游踪进行艺术化的剪接和调度,形成以事实为基础的主体化游踪。

3)所谓游踪不一定都要有明显的“移步换景”,作者在某一个立足点上,游目四顾、变换视角,这也是一种游踪,例如《壶口瀑布》采用的主要就是这种写法。

4)切忌写流水账,更不能把游记的写法固化为“按照游踪描写景物”。例如《登勃朗峰》不仅仅描写景物,甚至很大一部分篇幅都不写景物,而是写旅游途中遇到的人和事。

3.比较四篇游记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相同点:四篇游记的内容都很丰富,不仅仅局限于行程中的所见所闻,还有很多来自于作者的积累及自己的独特感受。

不同点:

《壶口瀑布》 :时间和视角的选择。选择枯水季看瀑布的独特时间点,和走进“河心”定点观景的描写视角。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 大量呈现作者的身体感受,表现出个体主观的观景意识。

《登勃朗峰》 :奇妙的联想和奇特的经历,不拘泥于单纯的景物描写。 

《一滴水过丽江》 :虚构一个旅游者兼讲述者——“一滴水”,用它串起文章,形成时空线索,又用它与读者交流,抒发情怀,带给读者独特的阅读感受。

4.归纳游记的写作方法

1)、写游记的三个要素:所至(游踪),所见(风貌),所感(感想)。

2)、“所至”(游踪)的写法要点:

2,理解所至,方法各异。

3)、“所见”(风貌)的写法要点:

a.所见是游记的主题,是作者着力描写的对象。所见可以是自然景物,人文景观,也可以是风土人情,社会生活,作者游踪所及的人、事、景、物都可以成为游记的内容。

b.要选择最能触动自己的景物,这样写出来的景物才有灵性有生命。

c.要选择景物的美,表现得最集中最典型的“点”细加描写。

(4)“所感”的写法要点:

a所感是游记的灵魂,也是游记的生命力所在。

b游览过程中的感受体验,认识与思考,既可以独立于写景之外,自由抒发,也可以融化在对景物的描写中。

c好的游记,要写出作者对景物独具个性的体验与感想,而不是人云亦云。

5、研讨:如果要把一篇游记写得有新意,应该怎么办?

(1)写人所未至之景,或写人虽曾至而未见之景。

(2)我手写我心。写“我心中的风景”而非“我眼中的风景”。

( 3)学习《一滴水经过丽江》等拟人化写法,变换新的视角,更容易写出新意。

 

6.写作实践,

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围绕其中一处风景,写一个片段200字左右。 提示:细致观察,不要泛泛而谈,面面俱到,最好融入自己的个人感受,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何老师的讲座,使我对单篇教学、多文本教学及整本书教学有了更清晰的一点认识。当然,我的认识还很粗浅,整体单元教学仅仅是多文本教学当中的一种方式,只有因地制宜的设计语文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兴味盎然的进入单元整体教学当中。单元整合使课堂容量增大,对老师解读教材发现并整合资源的能力要求更高,同时要求老师要有取舍的胆量,有疏密的教学智慧。它使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棵树木,而是一片森林。无论是哪种模式,哪个阶段,都应该坚持深深地读文章,教给学生积累阅读和写作的方法,达成语文本身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之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