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坚守英语阵地,善用母语架心桥——从一场教研活动谈教学语言的运用

(2025-11-16 15:43:40)
标签:

安庆市三名工程考核

分类: 教学思考
在上次英语基地教研活动中,我们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教学实践——四年级全英文课堂的探索与五年级借班上课时中英文的灵活运用。这引发了我们对一个关键问题的思考:在公开课、展示课及优质课比赛中,究竟应该坚持全英文教学,还是适时使用汉语辅助理解?
在当时的评课现场,有一个老师提出,汉语使用,超过40%了,不可取。立即引发了我的思考:我是一名初中英语教师,而且是一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我个人觉得,要基于学情,服务理解就行,不要刻意追求形式,忽略实效。英语教学的本与末,我们不能舍本求木:全英授课诚可贵,汉语辅助价更高!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与大家探讨这个问题: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核心理念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用英语做事情”的教学理念。它鼓励教师:

创设真实有意义的语境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

同时,课标也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意味着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

二、全英文教学的价值与现实挑战

全英文教学的优点显而易见:

营造沉浸式语言环境
培养学生英语思维
增加语言输入量

但在实践中,我们确实面临着挑战:

· 学生认知水平与语言能力不匹配
· 超出学生理解能力的输入实为无效输入
· 可能因理解障碍导致学习焦虑

三、基于教学实效的平衡之道

观察今天的两堂课,我认为:

四年级老师坚持全英文教学的勇气值得肯定,这体现了对语言环境创设的重视。但当大部分学生无法响应时,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搭建更有效的 scaffolding(支架),让全英文教学不只是理念的展示,而成为学生能够参与的学习过程。

五年级老师基于借班上课的特殊性,灵活使用60%英语配合汉语解释,恰恰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智慧——她读懂了学生的困惑,做出了及时调整。

我的建议是:

在公开课、展示课及优质课评选中,我们应当追求的不是纯粹的全英文,而是高质量的英语教学。这包括:

1. 目标导向——教学语言的选择服务于教学目标达成
2. 学生中心——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决定中英文使用比例
3. 精准辅助——汉语用在关键处:解释抽象概念、澄清文化差异、突破理解难点
4. 渐进过渡——随着学生水平提升,逐步增加英语使用比例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英语是主要的教学语言,但汉语作为理解工具在必要时出现,且出现得恰到好处、画龙点睛。

各位老师,教学不是表演,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旅程。在我们追求教学创新的同时,永远不要忘记教育的本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我们既怀抱理想,坚持英语教学的语言本质;又脚踏实地,基于学情做出明智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