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话题】一位班主任致宝爸宝妈们的一封信,字字戳心,看后深受感动

(2021-01-08 00:38:33)
标签:

致家长的一封信

分类: 教育话题

一位班主任宝爸宝妈们的一封信,字字戳心,看后深受感动


备注:此文摘自网络,感谢原作者李静涵老师,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教育话题】一位班主任致宝爸宝妈们的一封信,字字戳心,看后深受感动


【写在前面】


喜欢读书、关注教育的我经常在网上搜寻一些好的文章,来激励自己。碰巧在2021年的元旦,于网上看到了一位小学老师写的这篇文章《致一年级宝爸宝妈的一封信》,那一刻我深受感动。这是一位80后,也是一位孩子的母亲,她教学十余年,耳闻目睹了电子产品使用不当对孩子、对家庭乃至对民族带来的种种危害,于是她有感而发,在2020年的年底写下了这封信,发到了班级群里,被传到了网上,读后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正如李静涵老师所言“身教重于言教”,家长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当下和未来。


李静涵老师说:


读书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

读书是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

读书是一种温暖的生命提体验。

惟愿更多的父母能身体力行引领孩子爱上读书。


【教育话题】一位班主任致宝爸宝妈们的一封信,字字戳心,看后深受感动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9月1日开学以后,我和孩子们多次聊天交流,发现相当一部分孩子频繁吃零食和过度接触电子产品,对身心健康极其不利酝酿了三个多月,为了宝贝的健康成长,我们觉得很有必要用信函的形式告知各位监护人,请您认真阅读并在后面承诺书上签字。这也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用这种写长信的方式和大家交流,您看了可能会觉得心里不舒服,因为这些问题或许在您的身上和家庭教育上都存在。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的出发点是为了您的孩子,所以请宝爸宝妈们理解、支持我们的观点,并反思自己的教育父母改变1%,孩子就会改变99%古语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要努力学做智慧型父母,不做保姆型父母;学做读书型父母,不做无所事事型父母。“父母进门后的姿势里藏着孩子的前途和未来。”这句话值得每位父母深思。

 

【教育话题】一位班主任致宝爸宝妈们的一封信,字字戳心,看后深受感动



第一:关于孩子吃零食的问题


9月份以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了对各中小学校园周边食品安全质量治理行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部分中小学校周边小商店小食品杂店存在销售三无食品现象,还有销售劣质玩具的问题,市场监督管理人员执法人员对违法当事进行了依法处理。请各家长务必注意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要经常给孩子灌输禁止买零食吃的生活理念,尤其是三无产品,弄不好,会危及生命,千言万语,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请家长尽量不要给孩子买各类垃圾类零食和饮料,或者少买,有的孩子很瘦弱估计吃零食是最主要的原因,希望大家引以为戒。所以再次恳请家长千万注意,极力拒绝垃圾食品,这点家长要做表率,作为成人也要注意合理饮食

 


【教育话题】一位班主任致宝爸宝妈们的一封信,字字戳心,看后深受感动



第二:关于家长如何身体力行,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度


咱们一年级的宝贝们入学快一个学期了,从军训开始和其他老师就与孩子们朝夕相处,通过观察和不经意的聊天,发现有的孩子比较自律,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和纪律,而且能吃苦耐劳,集体意识强,能认真执行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各项任务,反应较快,一学就会,表现欲强烈,能认真做事,一丝不苟,无论啥作业都交的很快,测验成绩很突出;有些孩子做事马马虎虎,心不在焉,遇到困难就退缩;有的孩子做作业很磨蹭,估计在家里吃饭、洗漱、穿衣也是如此,根据专家分析这类孩子小时吃饭时经常看电视或者看手机视频,因为小时看电视玩手机导致吃饭慢,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还有部分孩子不能自觉每天洗脸、刷牙、洗脚,不注意个人卫生,等诸多问题


孩子出现上面好与不好的一面,其实都是家庭教育优劣的折射。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严肃的指出来,咱们班的有些家长生活习惯不太好,进家以后,吃过饭,碗筷一推就去牌友家搓麻将扎金花或者把牌友叫到家里来,有的非常频繁。有的爸爸把所有的家务活全部扔给妻子,对孩子学习几乎是不管不问,送孩子参加课外班也是妈妈接送。孩子妈妈为此很无奈,经常为这样的事情争吵不断;还有一种父母进家以后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游戏,早上醒来就玩手机,吃饭上厕所见缝插针地玩手机,刷抖音,有的是半荤不素的段子,夹杂着各地方言,孩子到学校后脏话脱口而出,一问才知道是和家长看抖音学的。只要孩子妈妈不在家,爸爸就玩手机,孩子要么玩IPAD游戏,要么打电脑游戏或者看电视,整整一天,孩子饿了就和爸爸一起吃方便面;还有的父母经常出去喝酒,醉醺醺的很晚回才回家,这里面有爸爸,也有妈妈。童言无忌,以上都是孩子们给老师说的,甚至有的爸爸在外面赌钱赌输了,回来就打妈妈和孩子,而且是经常性的,孩子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我们学校通知家长观看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估计也没有观看。各位宝爸宝妈们,恳请您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毋庸置疑,以上三种父母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很大。我们不得不承认,进入21世纪以来,新兴一种病叫“离不开手机综合症”


病症如下:离不开手机,离不开网,或出没到一个无信号区域,就整个人不好了,心里七上八下,没着没落……不带手机甚至连安全感都没有了。


有调查数据显示,32%的家长在与孩子共处频繁玩手机,超64%的父母在陪伴孩子过程中有过玩手机的现象。换言之,近成父母陪孩子时玩手机,而不是用手机学习。


但是作为家长的你到底知不知道,总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对孩子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教育话题】一位班主任致宝爸宝妈们的一封信,字字戳心,看后深受感动


一、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心理专家表示,父母在陪伴孩子时玩手机其实是一种“冷暴力”,是对孩子感情上的冷漠。在家庭教育中,长期遭受冷漠的孩子容易产生孤僻性格,不愿和别人交流沟通,心理不能健康地发展。

二、让孩子成为下一个手机党


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爸爸妈妈都在玩手机,孩子自然也有样学样,发展成手机党。孩子玩手机不但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不良影响,还可能因为长期保持固定姿势不动,影响脊柱发育。


三、孩子容易产生社交障碍


家长在玩手机时,用“嗯、啊”的敷衍回应孩子,当孩子不被理睬时,会让孩子觉得沮丧,心理上缺乏安全感,产生自闭和焦虑倾向,从而产生社交障碍。


四、使亲子关系变得疏离


当孩子有沟通欲望的时候,父母都各自捧着手机玩,缺乏交流,孩子就有被忽略的感觉,觉得自己没有手机重要。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需要家长们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在行为、语言、态度上多给予孩子关注。


五、严重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家长在家里很随意,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自律,尤其不控制自己在孩子面前无休止的玩弄手机,导致孩子会效仿,父母没有树立起榜样力量,是无法让孩子信服口语的,身教重于言教。纵然你给孩子报再多的特长班,不如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吃饭、作息、劳动和学习习惯以及自律意识,不如教会他如何做人。我们很多老师都喜欢看李玫瑾教授的讲座,她说过,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做父母的首先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即便达不到,孩子也会学习你身上努力向上的样子和姿态。


【教育话题】一位班主任致宝爸宝妈们的一封信,字字戳心,看后深受感动



不得不承认,现代家长们处理工作、生活上的很多事情都离不开手机,要家长们回到家后完全脱离手机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家长们可以给自己订立一些原则:


一、餐桌上一定远离手机,腾出时间来与孩子和家人聊聊天。


二、孩子要求你陪他玩时,不要责怪孩子们烦扰你,不要用“嗯、啊”的敷衍回应孩子。


三、一定好好享受睡前这一段宝贵时光,给孩子讲一个睡前故事、陪孩子看一本书。这点请爸爸和妈妈一起参与,务必把手机放到一边。


看完这篇文章,现在请把手机放在一边。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扪心自问,上面的情况,在我身上是否存在,是轻还是重?我从此时此刻起,该如何去做?不要因玩手机而发生让你追悔莫及的遗憾,也不要让手机剥夺了陪伴孩子成长的珍贵时光。拥你们的宝贝入怀,慢慢地体味,真正拥有的这短暂的六年吧让我们记住李玫瑾教授的话,六到七岁是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最后一个关键期,尤其是一年级,千万不能偷懒,千万不能错过,一定对孩子的教育心存敬畏,要这样经常叩问自己:我怎样做,才能对孩子有正面影响,让孩子学习我身上的优点,摒弃我身上不好的一面,如果能天天问自己,孩子成长的道路绝对不会走偏,而且越来越优秀


孩子12岁后就升入初中,进入青春叛逆期,为了让孩子平稳度过这个令很多父母为之头疼万分的青春期,从此时此刻就开始改变我们身上不好的生活方式吧,和你的妻子,和你的丈夫一起为了把孩子教育成一个阳光自信、学业优秀、孝敬父母、魅力四射的少年而努力进取吧!

 

千言万语总结如下:

爸爸和妈妈要正确对待使用手机,尽力用手机学习而不是用来玩游戏,刷抖音;夫妻俩努力把房子收拾干净利落,给孩子一个清爽的成长环境;努力让孩子尽早学会做家务,养成每天读书的好习惯。

 

最后,衷心的祝愿在新的一年里,每一位孩子都健康成长,学有所成!


每一个家庭都幸福美满,祥和无边!


2020年1月1

 


【教育话题】一位班主任致宝爸宝妈们的一封信,字字戳心,看后深受感动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承诺书


一、我要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和教育孩子尽力少接触电子产品,学会自律,学会自我管理。


今天对孩子身心影响最大的就是电子产品,严重影响了孩子的专注度,我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孩子少接触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机游戏、IPAD游戏、电脑游戏或者长时间看电视,努力不让孩子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我要努力做到在孩子面前远离手机,我深知孩子会复制我的一言一行。很多优秀孩子的背后是父母的高度自律耳濡目染影响的结果,这些值得点赞的父母知道自己身上的的责任,养育孩子不是吃好穿好玩好,而是引导孩子的生命获得完整的成长。所以我一定努力让孩子远离垃圾食品和电子产品,引导孩子好好吃饭,少吃或者不吃零食,对孩子的健康负责,孩子小时不懂这些,我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孩子学会自律,学会自我管理。


二、我要通过言传身教,制定家规引导和教育孩子自觉遵守家规,养成规矩意识。


有人说,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一定有熊家长在溺爱他、纵容他,所以孩子的性格是否开朗,人格是否健全,和我是否教育孩子学会自律息息相关,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不能做,孩子必须有是非观念。所以制定家规极其有必要,我要召开一次家庭会议,一家人商讨决定家规,贴于墙上,全家遵守。我要牢记严格是爱,溺爱是害,原则性问题坚决不能迁就。


三、我要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和教育孩子学会劳动。


我每天起床后要引导和教育孩子从整理床铺开始,从收拾书包和自己的书桌开始,从洗内衣、袜子和轻便的衣物开始,从收拾餐桌洗盘子刷碗开始,学会劳动是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要克服惰性,远离手机,自觉主动承担家务,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避免脏乱差。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是不能不会劳动。只有学会劳动,热爱劳动,孩子才能一步步养成勤快干净整洁乃自律的好习惯,并努力让这种习惯伴随孩子的一生。


四、我要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和教育孩子勤奋学习。


我要身体力行,努力带动孩子勤于读书,让孩子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与书为伴,孩子才能与古往今来一个个伟大而有趣的灵魂对话,感知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让孩子的内心也更加丰盈。长此以往孩子们也能变成一个有趣的人,然后养一颗洁净的心,做最真的人。我要记住朱永新先生的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改变,从阅读开始”等观点,读书利己利家庭利民族。


五、我要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和教育孩子一点点进步。


每天孩子回到家,我要主动和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走进他们的内心,倾听他们的想法,接纳他们的情绪,及时的抚慰孩子的内心。我努力不把学习成绩挂在嘴上,要看重孩子每天是否努力,习惯是否良好。



【教育话题】一位班主任致宝爸宝妈们的一封信,字字戳心,看后深受感动



六、我要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和教育孩子学会爱。


每个人的善念和爱心都在童年时代开始生根发芽,这就需要我言传身教,让孩子从我的一言一行里学会爱自己,爱父母,爱爷爷奶奶,爱兄弟姐妹,爱老师,爱同学,爱集体,进而逐渐长大学会爱社会,爱这个世界,爱这个世界的万物生灵。爱是一种能量,爱是一种能力,爱是一种磁场,爱更是一种信仰。


七、我要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和教育孩子彼此交心。


我要利用晚饭后或者睡前,有意无意地向孩子询问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和快乐事,不开心的事情也要他们告诉爸爸和妈妈,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做到高质量的陪伴。

我不会高高在上,我要学会蹲下来耐心的倾听孩子的苦恼,有必要时写在笔记里,和同龄孩子的父母多交流,对孩子一定要有同理心,有时让孩子学会宽容不是无原则的忍让,不是做一个懦夫,要恪守底线。当然这些需要我尽力关注和学习教育课程,我好好学习,孩子才会天天向上。我要引导孩子以合理的方式来表达喜怒哀乐等诸多情绪,情绪是人的本能,代表人的心理需求,很难隐忍,所以我母要建立一种认知:鼓励孩子表达情绪,避免情绪挤积压在心里,造成心理负担。


八、我要通过言传身教,主动读书和学习,来提升自己,增强自己对教育的认识。


我要懂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重于言教,想要孩子成为哪一类人,我首先必须努力向这类人看齐。我做的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所以再忙再累,我也要努力建立一个读书型家庭,争取一年读至少两本书,从教育孩子的书籍开始读,并列出我的读书计划,和孩子一起成长。


九、我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尊重孩子和家人。


做到文明用语,不说脏话、粗话,在孩子面前多夸奖丈夫及家人(妻子及家人),努力让家庭充满欢声笑语、和谐美满,给孩子一个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十、以上承诺我要严格遵守,请孩子和我的另一半监督我,提醒我,帮助我一起进步。


尊敬的各位家长:


请您务必面对孩子逐字逐句阅读“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承诺书》后签字如下,并张贴在家里的醒目位置,时时鞭策自己,为了孩子,开始改变自我,反思自我。


爸爸承诺签字:


妈妈承诺签字:


宝贝学会自律签字:



【教育话题】一位班主任致宝爸宝妈们的一封信,字字戳心,看后深受感动



【教育话题,点击阅读】


当教育只剩下纵容,受害者是谁

请告诉孩子,这就是贵族精神!

聆听当代孟母田秀英《笑对人生》讲座(附视频)

孩子优秀多半是妈妈的功劳!

教育的根在哪里——家!

把握人生教育的四个阶段及童蒙养正的重要意义

德国妈妈的岗位说明书,让中国妈妈是否汗颜

蔡笑晚:我的职业是父亲

养不教,父之过;没有教养,读书何用!

是教养让你和别人不一样

听说你不想考大学

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家庭教育应该回归四个方面

成绩再好,没有教养的孩子能走多远!

坐在路边鼓掌的孩子(天下父母必读)

你的孩子能走多远,完全取决于你给他什么样的教养!

父母心灵的高度决定孩子的人生境界

中国教师和教育再跪下去,孩子将会野蛮生长

教育随想录

与孩子共同成长——读《好好做父亲》之心得

顾晓鸣:家庭教育的十大理

在我国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柴静专访卢安克

请告诉孩子,这就是贵族精神!

小孩子不做家务,对今后的人生影响巨大(父母必读)

钱文忠:好的教育

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做家务(父母必读)

聆听李玫瑾讲座,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

传承家风家训,弘扬中华美德

蔡元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

溺爱孩子,如同杀子

 北大校长蔡元培论教育(点击阅读)

看了400多封梁启超家书,才知道现在中国父母教育孩子有多失败(点击阅读)

 

 



http://sucimg.itc.cn/sblog/o37219ecfa330b4eb6ab998da46c96db2



http://sucimg.itc.cn/sblog/o9766f67513dc5640f8456b6bcbd4518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