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http://s6/middle/4e7f9812gb4362b62bd65&690

http://s14/middle/4e7f9812gb4362d2187ed&690

2011年南郑中学全国数学竞赛获奖通报

2011年全国数学联赛决赛(陕西赛区)颁奖表彰大会于12月9日下午在西北工业大学召开,南郑中学名列全省30所优胜学校,数学奥赛辅导教师何正民老师荣获证书--全国优秀教练员称号(全省20名),近几年南郑中学在文庆华校长的带领下高考连续8年持续增长,学科竞赛不断进步,全国数学奥赛今年有15名同学获得二等奖,19名同学获得三等奖,竞赛成绩汉中市第一名出自贵校,前5名贵校占3人,总成绩名列汉中市第一名,获奖学生名单如下:

  

标签:

杂谈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南郑中学数学组   丁国超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象,分析、归纳、总结、自主建构指数函数的性质。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指数函数的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难点:用指数函数的图象获取指数函数的性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以学生尝试探究为主,教师引导启发为辅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 知识回顾

1、组织教学与复习

(1)由整数指数幂加上分数指数幂拓展到有理数指数幂,再加上无理数指数幂拓展到实数指数幂,底数有什么变化?

(2)前面学习

(2009-10-19 21:50)
标签:

杂谈

   

 

 

陕西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十一五”立项课题

 

课题阶段性总结

 

      称:《信息技术在高中函数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号:陕教电068091620

课题负责人:     文庆华              

课题研究组负责人: 王东佶   何正民 

课题承担单位:    西     

标签:

教学设计

数学教育

基本结构

杂谈

教学设计的基本结构

  

一.设计思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设计,必须遵循新课程“三唯”标准,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本要求”。同时,应符合新课程纲要提出的:“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的要求.”基本理念。

教学策略思想必须建立在“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基础上,实现“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教育环境和提供认知工具作为目标。把握好“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

 

二.学习目标与内容

1.知识目标

2.技能目标:

3 .情感目标:

4.重点、难点分析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习能力

 

标签:

杂谈

《函数单调性》教案

课    题:《函数单调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初步掌握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自主建构单调增函数、单调减函数的概念;能运用函数单调性概念解决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体会特殊到一般,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函数单调性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形成和初步运用。

教学难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形成

教    法:引导、讲授

学    法:尝试、归纳、总结、运用

媒    体:powerpoint、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如图为某地区2006年元旦

标签:

杂谈

         信息技术在高中函数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陕西省南郑中学课题组

摘要:本课题基于信息技术在高中函数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经过大胆探索, 形成了立足于数学文化意义下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形成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形结合与转化”问题解决反思法, 较好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思维发展空间,丰富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与态度的体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信息适应能力和活用能力,以及知识创新挑战与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较好落实。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中函数   教学模式  问题解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