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阶段性总结2
(2009-10-19 21:50:17)
标签:
杂谈 |
陕西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十一五”立项课题
课题阶段性总结
课
课
课题负责人:
课题研究组负责人: 王东佶 何正民
课题承担单位:
研
阶
《信息技术在高中函数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课题《信息技术在高中函数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实验研究自2006年4月份筹划,9月立项正式启动以来,课题组开展了积极的实践探索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2007年,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先后多次参加了省市电教馆的培训学习,课题研究的目标进一步明晰,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成绩。为了提高下一阶段的实验效率和课题研究质量,以取得更大的成绩,现对我校2007年的课题实施情况作出总结如下:
课题组从培训入手,转变教师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和实施,我校一直把培训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上,新课程培训全员化,远程教育培训全员化,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市县组织的各种培训会议,对各子课题的小组长和教师进行了五次全面的指导,对课题组相关人员进行了思想观念、理论、方法、技术及具体操作模式等方面的培训;先后多次学习了立项报告、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新课程相关理论、信息技术基本理论;深入到一线课堂,听课、评课,对每一节课都从指导思想、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点评;组织相关教师进行了座谈交流,解答了老师们在研究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此外还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课例;经过不同形式和不同层面的指导和培训,学校领导率先示范,课题核心教师对实验的积极投入和研究,在经过四个月的实验之后,一些实验已取得明显的效果,实验教师转变了思想观念,提高了信息化教学技能,学生无论在学科能力、信息技术技能还是思维能力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拓展视野,研究教材,基本实现了每位教师一周至少一次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二、工作实施
(1)研究课题,对子课题深入研究。面对各组的子课题,发动大家将课堂上的问题带到课题研讨会上,大家共同想办法,找理论找案例,从而推动课题的研究和发展。
(2)学习理论,转变理念,提高认识水平。一方面学习课程理论,另一方面学习认知理论,特别是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学生认知过程相联系,转变一言堂,辅助教学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 。课题组进行了五次较大规模的理论学习和课题问题分析,各小组基本能根据教学实际内容整体安排课件内容和教学模式。
(3)实践探索,及时调整思路。不同层次的班使用不同的课件,现在已经发展到同一个内容将不同的课件展示给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特别是在一些重点和难点的知识上,学生反映比开始更好了,一些学困生开始转变了“混”的状态,成绩提高了;另一方面加强研究数学特长生的特点,推动他们对数学得热爱。
(4)精诚团结出成果。课题组针对个小组在教学中的问题,集体讨论分析,从理论到认知,分析学生的学习风格、认知水平,文化惯性,针对性的提出学法指导。先后根据学源结构自制课件116个(高一52个,高二48个,高三16个),结合实际修改、下载337个课件;问题研究小论文11个,分别发表于《教情交流》、《汉中教育》、《新课程》及数学刊物约16篇,其中优秀部分报送省市县的教学设计、论文、课件、课例(教学实录)、专题学习网站、博客等15个。
三 课题重要成果统计目录
1陈吾斌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专题复习
2赵俊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3 李菲
4陈少春 《反函数》教学设计
5陈厚国 不等式模型
6 代香军
7 金珠
8 何正民 王东佶 网站知识体系大板块全部内容共计10个部分
9卢雨江
10 张建军
11 毛浓明 1.3.2全集与补集
12 肖学斌 《函数的概念》的教学设计
13 张衷明
14熊敏 高三第一次月考高一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15邢世成
16崔耀民
17 王在后
100个数学问题 20世纪数学家排名
18 张焕新2003 2004 2005 2006
2007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
19 史立文
20 刘小明
21
刘建成
三角函数单元小结
22 熊辉
23曾红吉
24 王保明
25 丁国超
26 刘汉斌
27谢永忠
28张小文 分段函数(论文) 函数研究性学习
四、值得肯定及推广的方面:
1、学校的领导高度重视实验研究工作,想方设法为实验研究提供所需的各种条件。先后购买相关资料、高级录像机等达2万多元,提高了研究者、参与者的积极性。
2、实验教师整体上对实验的理论思想、教学模式、资源建设和利用等方面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和深化。每月一次的指导活动中听到的实验课来看,大部分教师能够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与学生心理认知发展特点相适应的、与教材内容相近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网络资源,使学生能够在网络环境的支持下,与其他同学共同学习。学生初步表现出常规教学模式培养的同龄所不及的信息技能、学习方式、思维品质等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了。
五、课题实施中存在问题
1 “人灌”与“电灌”.实践中存在部分教师为了省事,少写字,将人灌变成了电灌,将"三模变成一模二模使用,教学效率较低,这一现象在前一阶段就存在,本阶段在实施过程中较前一阶段好一些,下一阶段力争进一步提高效率,进一步突破.
2
3
4
六、下一阶段教学实践的要求
针对上一阶段的问题和课题整体要求,在下一阶段进行前提出几点要求:
(1)
(2)
(3)
七、下一段工作重点
1、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2、如何有效地在网络环境下组织学生的讨论;
3、如何有效地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4、探索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及平台;
5、探索合作、交流,共同研讨的策略;
6、探索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策略;
7、如何接借助信息技术平台探索激发学生好奇,敢于猜想的心态策略。
陕西省南郑中学课题组
200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