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实:李世民弑兄篡位是受体制所迫 |
---|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0日14:36 |
精彩语录: 实际上这段历史大家研究一致认为是经过系统篡改的,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贞观时候的记录,说唐太宗很关心那天的问题,很关心《高祖实录》中是怎样记载的。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大概贞观十四年这个时间左右就看到了。 李世民不仅弑兄而且篡位 网友:我觉得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背负着弑兄的罪名,这段历史为什么能够被记录下来,有点奇怪。 孟宪实:实际上这段历史大家研究一致认为是经过系统篡改的,实际上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贞观时候的记录,说唐太宗很关心那天的问题,很关心《高祖实录》中是怎样记载的。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大概贞观十四年这个时间左右就看到了。看到了以后,他看到史臣的记录是模模糊糊的,这种模模糊糊的记录让人一看这里面就有问题。所以,他就很不满意,他说:你干脆还不如明写,就写我该怎么着怎么着了,我这是像周公一样,我这是大义灭亲。他觉得这样写更好。实际上这个事情没法写。所以,后来我们看到的玄武门之变,很多重要信息都没有了。比如玄武门之变最重要的一个事情,它在哪儿设伏,在哪儿打的仗,具体过程到底怎么样,前因后果其实都不是很清楚。但是作为历史来讲,你又不能说这一段没有,你总要回答高祖的时候李世民不是太子,可是他后来为什么当上了皇帝,这事总要回答的。一个是历史要求你必须做出回答。 第二,有的东西是可以回避的,比如说细节、杀人场面,这些东西可以回避,但是有些东西还不能回避。比如说我们现在反复讲的尉迟敬德在玄武门的战场结束以后逼迫高祖退位,那就是玄武门之变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杀兄之后是如何控制皇帝,派的是尉迟敬德做的这个事情,可是这个问题跟杀兄的问题一样严重,等于是把皇帝囚禁起来了,性质更不一样了。兄弟之间可以说是平等竞争,可是对父亲,违背孝道的严重性太突出了。所以,这件事不应该被记载,不应该记录下来。但是有一件事还得记录,为什么呢?就是在玄武门之变这个过程当中,除了李世民之外功臣最大的人就是尉迟敬德,尉迟敬德不仅是亲自杀了齐王,割下了两个王子的首级,而且他是完成了扣押皇帝的任务。所以,这个事可以模糊,但是大功臣功劳要不要记,还要记。所以,现在关于逼迫高祖退位的事都是记载在尉迟敬德传中,都是记录他的功德,他的功劳一记录下来,就使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 主持人:从贞观之治当中我们能学到什么现代管理的知识? 孟宪实:其实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在问,比如老子说过这样的话,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管理一个好大的国家就跟你煎一条鱼的原理是一样的,不能说治大国就是烹小鲜,是若烹小鲜,只不过你制定规章制度,不能制定去杀人,生杀予夺不一样。但是管理是一样的,如何调动积极因素,如何化敌为友,如何从自身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一个企业的领导人和当时的国家领导人都要成为公民典范。这个方面其实是一样的,所以如果你爱好学习,可以从任何地方都可以学到知识,包括管理的知识。从贞观之治当中当然也能借鉴这方面的知识。 李世民夺位乃迫不得已之举 主持人:孟老师,据我了解在玄武门之变之中有一个人物,就是李渊一直没有出场。他是父亲的角色,兄弟之间互相残杀,他没有出场,是不是里边还隐藏着什么东西,是我们一般读者不了解的。 孟宪实:现在的历史书都会记载李世民拥有多大的势力,实际上的情形,在玄武门之变的前夕,李世民和他的哥哥拼实力已经是处于下风了。就像我们看打篮球,过去我看NBA比赛,我看芝加哥公牛队总不打花样,都是打阵地战,就是站好了在那个地方打,打的很保守,一点花样也没有。后来我才了解了,他们是实力强,所以打阵地战不在乎,拼实力,因为它有实力,实力弱的才会去打花样。所以,玄武门政变也是这样,如果李世民实力已经占上风就不必冒险,因为搞政变是很冒险的一件事,十有八九是不成的,计划再周密也会出问题,包括这次玄武门的计划,其实对方应对有问题,稍微要是再警惕一点,他就肯定失败了。他要一失败,那下场也就可想而知。所以,他是在实力不足的背景下、条件下,才会采取奇袭的做法。 他实力不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帝是站在太子的立场,皇帝虽然在玄武门之变前夕没有出场,但是皇帝在这里面还是起了作用的。比如李世民充分利用了皇帝来调动那哥俩出动,他是引蛇出洞,他自己不能命令那哥俩出来到他的伏击圈子,就巧妙地调动皇帝,让皇帝调动他们俩,结果他们俩上当了,连皇帝也上当了。 网友:孟老师为什么不能讲一下瓦岗寨? 瓦岗寨主力不是李世民所灭 孟宪实:瓦岗寨跟李世民有点关系,其实主要是间接的关系。在隋末农民起义的过程中,瓦岗寨是一股很强大的实力,特别是李密当了领袖之后,有了政治路线,打下了好几个粮仓,武装了一股很大的势力。后来洛阳隋朝的势力,其实主要是李密给消灭的,还有宇文化及带领的隋炀帝的那支部队,从扬州回来北上的时候,那支部队也主要是被李密给消灭的,主力都是被李密消灭掉,李密在这个过程中也损失很大。后来跟王世充决战的时候,被王世充打败。后来瓦岗寨的英雄多数都成了李世民的手下。 主持人:所以网友会问这个问题。 孟宪实:瓦岗寨主力不是被唐朝灭的,虽然这些人后来都辗转来到李世民的旗下,但主力不是被他消灭的,因此战场上讲不到这个地方。 主持人:孟老师,我还关心一个问题,有人说历史是英雄创造的,李世民这个人本身到底跟唐朝、跟三百年的兴盛有多大的关系?他个人与这个兴盛之间有什么关系? 孟宪实:首先创建唐朝,李世民至少是参与了唐朝的创建过程,特别是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他立的军功最多。所以,在打天下,打下唐朝天下这个问题上,李世民有功劳。但是他的功劳跟他父亲相比哪个更重要或者是哪个功劳更多一点,恐怕还是他父亲更多一些,毕竟开国之君是他父亲。后来的历史书,《两唐书》和《资治通鉴》也把李世民往开国君主这面靠,包括晋阳起兵的事也模糊了很多,就是因为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把他父亲也搞过去了,所以他想把所有的历史都改写一下,包括晋阳起兵,把李世民的功劳也写得很大。现在历史学研究的基本结论还是很清楚的,就是他功劳再大不如他父亲功劳大。 李世民对唐朝的影响,当然后来唐朝的皇帝都是他的子孙了,本来应该是他哥哥的子孙,后来他抢过来了,这是他的一个功劳。 另外,贞观初期,贞观元年、二年、三年这个时期,杜如晦和房玄龄制定了一套制度,台阁制度、文物典章都是出自这两的手。所以,后来唐朝的皇帝都遵守这个制度或者是基本遵守这个制度。所以,这应该是为唐朝奠定三百年的制度基础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