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朱伟
朱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16,645
  • 关注人气:17,6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音乐

分类: 音乐笔记


舒伯特一共有三首幻想曲,为钢琴而作的《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D7601822)与为小提琴与钢琴而作的《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八十年代

王安忆与顾城、谢烨、李陀、也斯


  《流水三十章》是王安忆的第三部长篇小说,198610月起动笔,写了半年,发表在1988年第二期上海《小说界》上。写《流水三十章》前,她连续

标签:

文化

分类: 我的八十年代


 王安忆第一篇给我印象深刻的小说是《雨,沙沙沙》,发表在1980年《北京文艺》上。在1980年的语境中,它干净,单纯,清新,秀气,就写一个未谙世事的女孩雯雯在一个雨夜的向往。不是在深深的雨巷,就在飘着细密雨点的马路上,故事非常简单——她犹豫不决地退了两步,就有意错过了末班车,内心在等待曾在雨中带她回家的那一位。她走在雨中,那个他最终并没有出现,但王安忆只用雨中橙黄色的灯光一个意境,就娓娓完成了感人的叙述——那个雨夜,坐在一个

(2016-07-17 08:32)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随感

“暑”字烈日当空,底下的“者”无论指代人还是物,意思都特别清晰。这是无以躲避的骄阳似火,所谓火炎昆冈,玉石俱焚,是居高临下的笼罩。东汉刘熙的训诂书《释名》解释这暑字,则说暑是煮——大地如一锅煮开之水,自下而上,开水沸腾,热如煮物。上炙下蒸,夹在其中为热。《说文解字》说,暑就是热,清人段玉裁注释这暑热关系时,将两者对应,倒也有趣。他说,暑是湿,热是燥,阳光之燥引燃地热蒸腾而上,湿气弥漫为暑。这个解释建立在中医对这暑字的理解上。中医说法,暑是六淫之一,六淫为风、寒、暑、湿、燥、火,淫是过度浸淫,过度而淫乱,外感激而百病生。

从《说文解字》看字义关系,《说文解字》解热字为温,古字“温”“蕴”通用,蕴是包裹郁积,寒冬包裹是温暖,炎夏包裹就是燠溽难耐。温风就是热风,溽是被热风焐蒸着湿气不断,溽而为淫。《黄帝内经·素问》的说法,中央

(2016-05-09 13:55)
标签:

杂谈

    农历四月是盛夏开端,“林静蚊未生,池静蛙未鸣。春禽余哢在,夏木新阴成”的首夏,“孟夏百物滋”的孟夏。《礼记·月令》说这个月是“继长增高,这个是阳长——阳气充裕。一年四季中,夏为南方,南方为,是负载。夏任养万物,是为秋之收成。这个
(2016-04-08 09:18)
标签:

杂谈

     古人认识时令每月天地人关系,有一套系统的方法论。只不过这套认识论被丢弃已久,现在重拾,仍然觉得启发甚多。这是我给《三联生活周刊节气刊》梳理的农历三月——

 

农历三月是春的最后一月。《尔雅》称晚春三月为“寎月”。怎么理解这个“寎”(bǐng)?东汉许慎《说文》的解释是“卧,惊,病”。怎么理解?清代学者郝懿行解读说,“寎,本或作窉……然则窉者,丙也,三月阳气盛,物皆炳然也。”寎、

(2016-04-04 09:22)
标签:

杂谈

   清明现在与端午、中秋一起,成了承袭传统的大节,倒是有必要将它追究一番。

按照清代学者赵翼(17271814)在《陔余丛考》中的说法,二十四节气确定在《逸周书》中,却是慢慢发展形成。比如相传为夏代历书的《夏小正》中,只有“启蜇”这个名称,“正月启蜇”,正月梅、杏、山桃都开花了,可见与今天的时节不同。到西汉初,惊蛰、雨水都在正月。《逸周书》包裹以周书名义,其实能确定是西周的部分寥寥无几,所以其中对二十四节气特别清晰的叙述,被认为有

标签:

杂谈

   清明又近,桃花柳绿中,扫墓寄托哀思已经成为不忘前辈,谁也不敢不祭的一种民俗。我原写过一篇《清明》,在考证清明这个节气中,说到唐时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用拜扫礼。但拜扫的前提是,因为下等百姓死后没有庙享

之前,学士们坚持古无墓祭

(2016-03-20 23:18)
标签:

杂谈

   很喜欢这张唱片。萨缪尔(Harold Samuel18791937)演奏的巴赫。巴赫弹好了不容易,因为其触键轻重,表情的投入都决定了线条与构架。我们能认定,巴赫的伟大是使音乐变成了以精妙来体现恢弘的建筑,而真能将巴赫音乐的建筑感体现出来其实极难。萨缪尔生前是在巴赫的演奏中获得了这样的美誉的,他不仅将巴赫音乐烂熟于胸,而且确实精研了每一句式的表达,就像兰多芙斯卡在羽管键琴上努力的一样。因此他的巴赫真的耐听。许多巴赫版本的演奏都是在洒脱中好听的演奏,比如对音粒的追求。与塞缪尔这个演奏比,体会到是一种虔诚于巴赫的质朴的纯正,反过来检讨曾喜欢的版本,就会觉得佐料太多。
(2016-03-18 08:45)
标签:

杂谈

     正是柳色最好时候。明朝高濂在他的《遵生八笺·春时逸事》中记西湖“苏堤观柳”:“花柳撩人,鹅黄鸭绿,一月二色,长行万枝,烟霭霏霏,掩映衣袂。有素心者,携壶独往。”袂是衣袖。在“春时幽赏·山满楼观柳”中,还专门解释,正月上旬是柔弄鹅黄,当今二月是娇拖鸭绿。唐诗中已有“鹅黄”比喻柳芽,成彦雄的《柳枝辞》第二首就是“鹅黄剪出小花钿,綴上芳枝色转鲜。饮散无人收拾得,月明阶下伴秋千。”“无人收拾得”是指春心难抑。
  到宋朝,就用得多了,典型如王安石的“含风鸭绿粼粼起,弄日鹅黄袅袅垂”。苏东坡是什么颜色都用来写酒的:“小舟浮鸭绿,大勺泻鹅黄。”“鸭绿”在唐诗中,先用作“鸭头绿”。李白诗:“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醱醅。”醱醅是重酿未滤之酒,这是写江水的。温庭筠的“楚岸有花花盖屋,金塘柳色前溪曲。悠溶杳若去无穷,五色澄潭鸭头绿”,写的也是水。李贺的“绕堤龙骨冷,拂岸鸭头香”,“龙骨”是春水,“鸭头”就有可能是柳色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