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标签:
育儿教育 |
标签:
杂谈 |
咨询对象很多是母亲,自己也身为人父。母亲是什么?不再是少女的女性。但谁没有少女心。
结了婚,从感觉上,还可以是少女。而一旦身为人母,从形式上彻底告别少女。我说的形式不是指体型。
很多咨询案例的婚姻问题的突显之点,都是从孩子出生前后开始的。
我也没有“解药”,我也不想“讴歌”。
母亲的对应就是孩子。没有孩子就不是母亲。
孩子想要什么样的母亲?母亲就是孩子的宿命,当然,父亲也是。但母亲往往是对孩子本能地不置身事外的人。
母亲是一个男人突变了的妻子。这对男人是巨大挑战。社会越复杂,变革越大,男人的挑战越大。很多男人在沉睡。
人类是不多的几种共同抚养后代的雄性动物。
我的孩子是女孩,身为一个父亲,我希望她未来做一个什么样的母亲呢?我不希望她做什么“妻子”,什么“母亲”,哪怕她有婚姻,哪怕她有孩子。我只希望她做一个快活的人。
标签:
杂谈 |
如果从小没有得到更多的爱,甚至父母家人的陪伴相当匮乏怎么办?
自己爱自己。用成年人的自我来陪伴、关注和爱那个曾经没得到更多爱和陪伴的内在小孩,有的甚至是婴孩。你能爱自己,陪伴那个缺乏陪伴的内在小孩。
还有一个方式就是感受父母家人之外的爱,田野、空气、阳光、水、大地、树、马路……我越来越感觉到,这些才是真正的“父母”,我们每一个人实质都是天地的产物,宇宙之子、自然之子。这些“父母”始终存在,从未离开。
对于我们这个曾经过于强调人伦的社会,把目光从人伦稍稍离开,抬起头看更广阔的天空和大地,感受“天地之大爱”,会使我们更加自由和从容。
人只是天地之间的微小部分,沧海之一粟。但它同时承接和反映着太阳之光辉。
自然之爱。乃真正的母爱。
标签:
杂谈 |
从旧货市场淘了些盆回来。话说买起马配不起鞍,我种的多肉繁荣了,大了,盆器成了问题。这些旧盆便宜又有历史感,我喜欢~
第一眼就相中的铁艺篮子本想种些适合挂起来的多肉,不想被子曰也相中,一路挂在胳膊上,成她过家家的玩具了。
到花鸟市场看看,多肉价格真是太贵了,我早已决定原则上不再购进多肉。当然交换和互相赠送是大大的欢迎滴,拿盆或别的有意思的东西或者别的更有想象力的形式(住店?旅行?厨艺?上太空?哈。)跟我换多肉,也大大的欢迎!
总之多肉慢慢地多了,有一百多品种,上千株,有的一个品种就有五六十株,当然都是叶插繁殖半年以上的结果。我要让它们流通起来,我要尝试一下金钱以外的流通形式。
劳动剩余,物物交换,不就是商品经济的缘起吗?如果我的经济学知识还没有记错的话。
多肉是我所爱的,盆亦我所爱的,爱要兼得,怎么办?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经济和心灵的理想化融合,一句话概括就是:让金钱的流动与爱的流动保持一致。
我先从多肉开始,抛开金钱试试?
#刚在微信发出就有愿意换盆的、换茶、换吃换住的,哈哈,
标签:
杂谈 |
大年二十九了,刚结束了马年最后一次咨询。爱的回归和流动,是我的所有咨询和小组活动的深层主题。今天同时收到两个微信:一个是春节回家,她说今年觉得才是真正心理意义上的回家;另一个是把给母亲的微信发给了我,表达她对母亲最真的情意和心思。春节在眼前了,今天咨询的结束,我们说到,亲人给我们留着礼物,这礼物存在我们的血液和精神深处。当你真正地学会面对心灵深处的他们,当你真正打开,你就会接收到源源不断的礼物,无穷无尽的礼物,恒美永驻的礼物。这是爱礼物,这是人类的宝库,这是生命的源起。祝各位:春节快乐,带着孩子,迎接你的礼物吧~
标签:
杂谈 |
http://ww3/large/51c561acjw1ep9sdz1fc7j20
让她按她自己的方式去呈现,哪怕在你看来是‘’扭曲‘’的方式。这个世界有几个人没“扭曲”呢?扭曲的背后是深深的委屈。也许很久以前她在这里被卡住了,她需要挣脱和舒展,没有人给她机会挣脱和舒展,她愈缠愈牢。直到你能不是拥抱而是陪伴着,让她自然打开,她会打开的,这本是曾被中断了的,自然过程。也许她不自觉的纠缠的惯性,强力要把你也纠缠进去,这就是这种纠缠的习性,因为她此刻不知除了纠缠还有何物。你铲除自我心中的纠缠,不与之纠缠而纠缠。你为自己舒展而舒展,她自会以她的方式和节奏舒展。情人节,不是互相的纠缠,而是各自的舒展~
标签:
杂谈 |
http://ww2/large/51c561acjw1ep7xv1yhnyj20
有的,终于结婚了;有的,还是离婚了;还有还在分-离中的;也有的曾经想离现在好了。我在咨询中感受着他们的感受,深知婚姻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种观点:‘’参加战争时当祷告一次;出去航海时则要祷告两次;结婚时却要祷告三次。一生的荣辱,多由选择的配偶来决定。‘’在婚姻中,我们细细的感受对方,我们在细细的感受对方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自己,感受整个世界。于是,我们可以因此而变得更加安静,和广阔。
标签:
杂谈 |
http://ww2/large/51c561acjw1enp40l3c1jj20
婚姻中,很多人活在‘’事情‘’当中,而没有活着情感当中。所谓活在“事情”当中,就是活着过去和未来当中,没有活在当下的情感生活当中。其实就是没有活在当下的情感流动当中。有人曾撰文看上去很极端地说,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人是最不顾家庭的。没有给情感世界足够的重视,不给情感世界更多的时间,不直面情感世界中的问题。直到积重难返。我在咨询中看到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当下感受的“丧失”或者说“失察”,也许是更重要的原因。不曾‘’看见‘’自我,怎能‘’看见‘’对方,和双方的情感世界?直面情感世界,学习情感的流动,把被‘’物化‘’的那一部分少一点,有血有肉的东西多一点。好吗?
标签:
杂谈 |
什么是“妈妈”?‘’妈妈‘’是一个概念。“妈妈”是一个具体的人,是人就有种种,种种性格、种种苦难、种种需求、种种表现。还有一些广义的“妈妈”或者说“母亲”常被忽视,比如阳光、大地、空气、食物、社会、朋友师长等等。如果你有一个温暖亲切的母亲,确实很幸运,若她只不过是个一般的人,那么,别忘了你还有那么多广义的“母亲”,她们一样可以给你温暖。即便是有温暖亲切的母亲,也同样需要广义的“母亲”。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天地之子,只不过是经由‘’那个女人‘’来到这个世界而已。“那个女人”只是天地世界的一部分一小部分而已。她首先是个具体的人,就像你我一样,别的都是在她身上的附加。这种视角也许冷峻,但也许正是还原一个侧面的真实。真相,往往不冷不热,不垢不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