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汽车-消费-京沪 |
提到京沪两地购车消费,有一点最大的不同是上海居高不下的牌照费用。北京、广东、河北、山东四地对夏利、QQ等经济性轿车的需求量远远高于上海。即使对于较为时尚的QQ来说,上海也没有其它四地的接受能力。文化因素是一个方面,高昂的牌照费用,确实让上海的消费者在2-3万元的牌照费用面前,对经济型轿车说不。
9-11月五地经济型轿车月平均消费的差异
据调查数据显示,上海消费者购买8万元以下的经济型轿车,大部分选择了上浙江、江苏等异地的牌照。这个办法可以规避高价的牌照费用,但是外地牌照为车辆的下次交易造成不便,在上海市区的行驶也会受到相应限制,比如外地牌照在规定的时间不能上高架等。
经济型轿车的消费主体是年轻人,他们对第一辆车的使用时间不会长,几年内将会更换级别更高的新车型,而后续产生的这些不利因素,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不便。在一段时间内,上海市打车比北京相对难些,就是因为经济型轿车在上海的消费受到限制,而大部分年轻的白领阶层正在为直接购买中级车作积累。
对于10万元以上的中级车市,上海的消费者绝大部分选择了上当地的牌照。2-3万元的牌照费用对于10万元的中级之车消费者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为何这部分消费者选择了上当地牌照呢?据调查显示,购买10万元以上的中级车,消费者使用相对稳定,短期内不会考虑换车。即使换车,这个支出的牌照费用也不会浪费,反而是一种变相的投资行为,因为对于有车生活的到来,牌照费用在上海是只升不降的,这一点同样体现了上海消费者的精明。
相对于上海,北京和其它的地方的消费者是幸运的,他们可以较为轻松的拥有汽车,并且在拥有汽车生活的同时,不会因为牌照问题付出更多的精力成本。在汽车消费快速上升的今天,在道路交通状况逐步恶化的情况下,牌照费用的征收不知是否还有下一个跟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