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麦当劳麦当劳20周年麦当劳中国麦记忆杂谈 |
分类: M记的人员故事 |
当时,绵阳几乎没有商店营业,市民买不到食物,北川等地的受灾群众也涌进了绵阳。“同胞在哭泣,城市在呻吟,我们应该做好自己、稳住人心。”于是,麦当劳成了绵阳最先恢复营业的商家之一,电台闻讯进行了采访报道。
标签:
麦当劳麦当劳20周年麦当劳中国麦记忆杂谈 |
分类: M记的人员故事 |
标签:
麦当劳麦当劳20周年麦当劳中国麦记忆 |
分类: M记的照片 |
作者为:麦当劳武汉餐饮食品有限公司百盛餐厅餐厅经理赵阳
收藏之趣在于收藏品所体现的价值,不论是器物本身所代表的价值(如金、银、玉器)、创作技艺体现的艺术价值(如名人字画)、时代烙印赋予的历史价值(如文革时期的招贴),还是因存世量稀少而产生的市场价值(如错版钱币、邮票),抑或是历史、文化、艺术、市场价值兼备,但终归其价值是人心的体现:爱之方能宝之,宝之方能穷极手段地收罗之。有的人爱好收藏邮票,有的人爱好收藏书画,我的收藏却是有些独出心裁-------那就是我从1995年加入麦当劳以
标签:
麦当劳麦当劳20周年麦当劳中国麦记忆20周年杂谈 |
分类: M记的人员故事 |
标签:
麦记忆麦当劳20周年麦当劳麦当劳中国杂谈 |
分类: M记的人员故事 |
听儿讲工作趣事 喜欢上麦当劳
2006年5月,谢合玉的儿子杨杰进入麦当劳工作。“不到半年,儿子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谢合玉告诉记者,儿子本来比较内向,不喜欢跟人交流,但进入麦当劳半年,儿子变得外向了许多,回到家总会跟她一起分享工作中发生的许多有趣的事情。一年过去了,儿子带来的趣事越来越多,这让原在丝纺厂工作的谢合玉非常羡慕,因为他觉得儿子工作的地方不仅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而且工作氛围很
标签:
麦记忆麦当劳20周年 |
分类: M记的照片 |
1990年10月8日,中国内地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光华餐厅在深圳市罗湖区东门商业步行街盛大开幕。餐厅共设座位约
标签:
麦记忆麦当劳20周年ladygaga杂谈 |
分类: M记的人员故事 |
http://www.intheloop.com.cn/images/voice_5.jpg 中国麦当劳餐厅员工伍纬杰近日在美国人气急升,4月19日他登上了美国奥兰多绚烂的“麦当劳之声”半决赛舞台为出席麦当劳全球年会的15,000名麦当劳运营商及全球高层管理团队倾情演绎。
比赛的最高奖除25,000美元现金大奖外,冠军得主还将获得由可口可乐公司赞助的MacBook苹果笔记本电脑一部,以及由Troy Carter及其公司赞助的于今年8月举行的Lady Gaga “Monster Ball Tour” 世界巡回演唱会洛杉矶站的VIP门票2张。
由于参加了去年启动的第三届“麦当劳之声”全球歌咏大赛并最终顺利晋级全球12强,麦当劳90后员工伍纬杰于4月11日启程并抵达美国奥兰多,同来自其它10国的11名决赛选手一起,代表中国麦当劳团队满怀信心地参加了本届“麦当劳之声”桂冠的角逐。
最终Chenee Capuyan,来自菲律宾南达沃省的一名麦当劳餐厅员工,在用极具震撼力的方式演绎美国著名组合天命真女(Destiny’s Child
标签:
麦记忆麦当劳20周年杂谈 |
分类: M记的人员故事 |
2月27和28号两天,我参加了在新街口商业圈的麦当劳street fighting,这可是我的街头搏击初体验!
弱弱的泄个密,其实,之前的晚上我失眠了…汗一下…各位XDJM表笑我,我可是个麦穗,这种活动是有生以来头一回,心里那个兴奋啊!!对着镜子练了一晚上的微笑,嘴角都快抽了。
标签:
麦记忆麦当劳20周年杂谈 |
分类: M记的人员故事 |
四年前的一天因为自己的喜欢和向往,我走进了四川麦当劳这个欢乐的大家庭,开始了我学生时代的打工生涯,也正是因为自己的喜好,毕业后我义无反顾的选择留在麦当劳继续工作;四年后的今天,我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了自己的理想继续拼搏和努力着。从小时候的一见钟情到现在的相濡以沫,它的确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关于我们的每一件事情到现在还历历在目!
小时候在父母的熏陶下,我特别喜欢来麦当劳,但我不仅仅是为了吃薯条和汉堡,更主要的是我可以收到接待员姐姐给我的精美礼物,还可以和很多小朋友一起跳舞唱歌,每一次妈妈说该是回家的时候了,我都是那末的不情愿,
标签:
麦当劳麦记忆麦当劳20周年杂谈 |
分类: M记的人员故事 |
我经常指着麦当劳东门餐厅的资料图片和别人说,早在我们中国市场第一家餐厅开张的时候,我就进公司工作了。“你看到吗?这个在窗边忙碌的身影就是我了。”
掐指一算,我和麦记(同事们对麦当劳的昵称)已经拥有一段长达20年的感情了。在这个富有意义的20年里面,我收获了一份富有挑战和成就感的工作,认识了我的妻子,在我儿子生日的时候充当了奥运火炬手。回首过去的每一个日夜,都让我深有感触,满怀感激。
缘分天注定
我当初加入公司,全因为机缘巧合。只因为我勇于去敲第二次的门。
1990年夏天,我正在等待高考放榜。同学的妈妈看到报纸上的招聘信息后,建议我们去试试。于是我们俩冒雨从深圳莲花山骑单车到光华老街,走了十几公里去递交申请表格。第一次敲门,出来一位神情严肃的领导,他说,申请时间已经过了,请回吧。我们想了一下不服气,再去敲第二次门。这次出来一位很慈眉善目的女领导。她被我们的诚意感动,破格收了我们的申请表。
后来回想一下这个过程,我也惊叹于天意安排。因为后来发现招聘线索的同学没能如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