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国人

大地震

国葬

北京天安门广场

国歌声

汶川

情感

分类: 人文及其他

 

     自5·12周年前,有一个对自己的诺言——在汶川地震“头七”周年祭这七天,在咱博中只为汶川,不为其他。这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慰藉!

    明天,就到了汶川地震“头七”周年祭......

    5·12 汶川地震,震惊中华,震惊世界。中国政府的最高决策机构——国务院,做出了一个为国人称道的决定:在汶川大地震后的第七天,设立全国哀悼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次为普通民众的群体性遇难举行国葬。

    2008年5月19日凌晨4时58分,中国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鲜艳庄严的五星红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声中缓缓地升起,又缓缓地降落......

    2008年5月19日14时58分,中南海,中国最高层领导集体,身穿黑色西服为地震中死去的同胞低头默

(2009-04-12 16:20)
标签:

读书

国学

朱自清

论经典

分类: 人文及其他

 

    昨,在风和日丽的江南小镇,为让姥姥不至于为我(有博主认为说“咱”语气太重,故改)奔波,得空去书店请来了傅佩荣教授的《细说论语》,并购书若干。

    其实,若干书中最使我中意的尚不是《细说论语》,而是一本由万卷出版公司(沈阳市)2008年1月出版的《朱自清谈经典》。

    该书原著应该是作于20世纪40年代的《经典常谈》,由朱先生于1942年2月自序一篇,全书共一十三篇。

   这次万卷出版公司出版时,在朱自序前,又增加了叶圣陶先生于1945年作的,载于《西川集》(文光书店)的《读〈经典常谈〉》。这本书所说经典,不专指经籍,是用经典的二字的广义,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共十三篇。具体自《说文解字》为一;《周易》为二;《尚书》为三;《诗经》为四;三《礼》为五;

标签:

国学儒家

命题

姥姥

情感

分类: 人文及其他

 

     这是一篇命题文章。

    姥姥您是用的什么名上网的啊?孙女怎么没见现您或留言什么的?您这是隐隐监视啊!遵您指示,8日上传博上5照于9日晚已删除——这下您满意了吧!

    又,明周六,孙女会自往新华书店购买《傅佩荣细解论语》,您老请勿邮寄了!

    且,待孙女细品此书及其它参考资料,撰作一篇《台湾与大陆之国学异同初探》,此题与您老命题有点小气了,孙女想题不在大小,心之感悟是真!您不是常这样教导孙女的吗!

标签:

三字经

分类: 读书

 

1、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2、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勉。

3、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4、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5、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6、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7、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2009-03-22 14:19)
标签:

三字经

文化

分类: 读书

 

廿二史,人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二十二史里面全面记载了从上古以来的历史,记叙了各个太平盛世和乱世的史实,从中可以明各个王朝兴盛和衰亡的原因。

    研读史书的人,须要考究历代君臣之实录,通晓古往今来的历史事件,就像自己亲眼所见一般。

    凡是求学问的人,在读以上谈到的经史子集等书时,都要能熟读成诵,并能在心中思玩其中的道理,这才能有所进益。还要不分早晚,勤奋攻读,才能达到融会贯通。

    如何读经史子集?

(2009-03-19 14:55)
标签:

三字经

文化

分类: 读书

 

夏有禹,商有汤。周武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2009-03-19 10:41)
标签:

三字经

文化

分类: 读书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结。

    经书和子书通晓了,就读各种史书,从中考察各个国朝的世代系统,了解历史事件的始末。

    今阅《三字经》对教育者有启发,对家长有启发,对过来人有启发,在未来人有启发。

    可谓:诵读《三字经》,无师可自通。

    教育该从娃娃抓起,此话二、三千年前就有。但为什么当今教育的改革还是难免失败的结果。改革不能急躁,呈如诸葛亮在《戒子书》所谓: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

(2009-03-19 08:59)
标签:

三字经

文化

分类: 读书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经书全部读懂后,才能读诸子百家的著作。读这些书时要注意归纳其中的要点,并记熟其中的事例。

    宋时王应麟也是认可《十三经》划分的。

    “方读子”的“子”是指诸子百家的著作。关于诸子百家,略作以下介绍:

    中华文明学术的起源很早,但是到了春秋时代才发展起来。这时的学术思想,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大黄金时代。

    由于

(2009-03-18 14:48)
标签:

三字经

分类: 读书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经》分为《风》、《大雅》、《小雅》、《颂》四个部分,故《诗经》号称“四诗”,应当诵读吟唱。

    “国风”的“国”指诸侯所封之国;

    “风”指民间歌谣之词。

    “雅”指正乐之歌,分“大雅”和“小雅”。

    “颂”指宗庙祭祖这乐歌。

    “讽”作读解,但此不是一般读,为诵读。前期我好几次提到有些文章读是不够的,必须“诵”,古已有之。

    “咏

(2009-03-17 15:36)
标签:

三字经

文化

分类: 读书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读通了孔子著述的《孝经》,读熟了“四书”,才能读像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诗经》、《尚书》、《易经》、《礼记》(《周礼》和《戴礼》)、《春秋》号称“六经”,应当认真研究阅读。

    《孝经》共十八章,孔子所著以明孝道之书,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着作。该书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