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字经》经既明

(2009-03-19 08:59:34)
标签:

三字经

文化

分类: 读书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经书全部读懂后,才能读诸子百家的著作。读这些书时要注意归纳其中的要点,并记熟其中的事例。

    宋时王应麟也是认可《十三经》划分的。

    “方读子”的“子”是指诸子百家的著作。关于诸子百家,略作以下介绍:

    中华文明学术的起源很早,但是到了春秋时代才发展起来。这时的学术思想,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大黄金时代。

    由于政治经济发生剧变,春秋战国时代,王权衰落,诸侯争霸,各国开放政权以延揽人才,于是贵族政治逐渐消灭。又因为人口的增加,土地分配困难。社会发生剧变,民生苦痛日增。于是有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等,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思想。此外,教育的推广和思想的自由因此诸子争鸣,百家蜂起。中国人把这一时期称为“诸子百家”时期。

  孔子以《周易》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合关系为出发点,综合三代以来思想文化的精髓,寻求挽救世风颓废、礼乐崩坏的方法,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在孔子看来,仁就是爱人,孝悌是仁的根本,礼是仁的规范,提倡为了实现仁的最高道德境界而献身。仁的思想推行于政治上,就是行德治、礼治。整顿政治的方法是正名。人们应该修身、齐家,然后才可以治国、平天下。比孔子稍前的老子,创立了以道为宇宙本体论的哲学体系,从道出发,主张人要顺应自然,无争于世,返璞归真,培养个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都有许多深入准确的洞察,蕴涵了许多理论生长点。孔子和老子的思想,经过孟子、荀子和庄子的阐发,形成儒家和道家学说,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战国时代,社会的剧烈变革对学术文化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加上士阶层的形成和统治者的提倡,许多学派纷纷出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最有影响的,除了儒道二家以外,还有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以公孙龙子为代表的名家,以孙膑为代表的兵家,以许行为代表的农家,以张仪、公孙衍、苏秦为代表的纵横家,以吕不韦为代表的杂家等。各派各家都著书立说,广授弟子,参与政治,互相批判,又互相渗透,学术思想极为繁荣。秦统一六国,崇尚法家,兼用阴阳家,焚书坑儒,迷信暴力,将法家学说过分夸大君权的一面发挥到极致。

 

 

 

《三字经》三传者

《三字经》诗既亡

《三字经》曰国风

《三字经》我周公

《三字经》有典谟

《三字经》有连山

《三字经》孝经通

《三字经》作大学

《三字经》作中庸

《三字经》孟子者

《三字经》论语者

《三字经》为学者

《三字经》凡训蒙

《三字经》父子恩

《三字经》高曾祖

《三字经》匏土革

《三字经》曰喜怒

《三字经》马牛羊

《三字经》稻粱菽

《三字经》曰仁义

《三字经》曰水火

《三字经》曰南北

《三字经》曰春夏

《三字经》三纲者

《三字经》三才者

《三字经》一而百

《三字经》首孝悌

《三字经》融四岁

《三字经》香九龄

《三字经》为人子

《三字经》玉不琢

《三字经》子不学

《三字经》养不教

《三字经》窦燕山

《三字经》之昔孟母

《三字经》之苟不教

《三字经》之人之初

读《三字经》前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