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终结篇

(2014-08-26 06:50:20)
标签:

南京

杂谈

分类: 行万里路

   一桥是南京长江大桥; 二陵是中山陵和明孝陵; 三墙是东水关、西门和玄武门这三段城墙; 四馆是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江南贡院。
  这一桥、二陵、三墙、四馆,几乎填满了在南京的白日时光,各种震撼呈现在眼前;而夜晚,在南京的时光青旅,特别是最后一晚的际遇,则大大丰富了我的历史知识和启蒙了我的摄影之路。南京,是我这次旅程的终点,也是在南京,我获得了这趟旅程的另一次巨大收获。
 
  
一桥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详见维基百科链接:南京长江大桥

  来南京之前,我从来没见过长江,久闻江面的宽阔,以致于有天堑的说法。中国历史上,每逢汉族王朝抵挡不住北方游牧民族,只要躲到长江以南,总能苟延残喘个百数十年,如魏晋南北朝、南宋。
  家在广州,市内有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而中国第一大江究竟能宽阔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一直藏在我心里。来到南京,怎么可以错过这个“眼见为实”的机会!于是,我选择用脚步丈量长江的宽阔,而选择这条中国人为之自豪的“争气桥”当然是一箭双雕的不二之选。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南京day2的一早,就搭上公交车前往江北(这也是我第一次踏足北方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下车后直接沿着南京长江大桥走回江南。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桥头的雕塑明显透露了时代特色。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桥头堡的门设计简洁美观。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长江之宽阔,实在超乎想象,跟她比起来,珠江确实像是小朋友。看着桥下的湍流、漩涡,感受着汽车通过时脚下的晃荡,想着掉下去会怎么样,不禁背后有点发凉,下意识的加快了脚步。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大桥上平衡热胀冷缩的设计。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历时一个钟,终于走到桥南。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公路、铁路的引桥汇合



二陵
  中山陵详细简介请见维基百科  
南京中山陵

   中山陵应该是每位国人去南京必看的地方,而对于我,则多了两个必看的理由。一是国父孙中山与我同为广东人,同时他在广州留下了众多史迹,如大元帅府、黄埔军校等等,作为广东人又怎能不拜谒这位革命先驱;二则是中山陵为民国建筑大师吕彦直所设计,同为他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一直是我认为广州最美、最耐看的建筑,所以他另一大作怎可不去参观。
  
  步入中山陵,由外到内,从下自上,依次会经过,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墓室等。

中山陵牌坊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博爱,可能是中山先生题写最多的词。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虽然不到9点,但已经是游人如鲫,反正我也是闲逛,所以也不燥。

 陵门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谒陵须知


碑亭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祭堂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祭堂的天花。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回望下方,如古代的铜钟,设计师的巧妙心思尽收眼底。
可惜的是吕彦直先生英年早逝,未能看到中山陵完工。



明孝陵 ,详细简介请见维基百科   
明孝陵

  本来明孝陵没有列入行程计划,不过在南京的最后一晚,在时光青旅的阁楼聆听摄影家与爱好者们的谈摄影(相关经验请看:从小白到不那么白——摄影2年级菜鸟无私分享秘藏经历,得知叔叔第二天要去明孝陵采采风,于是临时决定跟着一起去,感受一下摄影家的视觉。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石狮的风格有点憨,没什么威势,同时也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这六组石像生,一坐一站,共24个雕像。这些石像生给我的感觉都是太过温顺,少了那种动物固有的野性、天性,仿佛无论神兽多神,也只是皇帝的宠物而已。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武将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文官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文官石刻后精美的纹饰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明孝陵石像生组成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明孝陵享殿台基,原本台基上是9开间5进深的大殿,如今只剩下残存的台基,诉说着昨日的辉煌。又想起了那句诗“多少楼台烟雨中”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通向宝顶的墓道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三墙
  
  在南京,看到的第一段城墙是东水关,走在城墙之下幽深的藏兵洞已经让我印象深刻,此前完全不知道城墙有这种构造;拾级而上,如此大块的城砖也刷新着我对城砖的认识;到登上城墙顶部,从上俯瞰墙下行人之渺小,不禁感叹曾经作为帝都的南京之城墙,果然足够高大厚重!
  看完这段城墙,突然萌发了要把南京残存的城墙都走完的想法。不过,到了第二天,再走了一段西门那段,就果断选择放弃这个很傻很天真的想法。从南京长江大桥下来,径直转向城墙所在的方向,又走了大半个小时才走到挹江门。当日,已经忘了在哪里看到一张残存城墙的示意图,不过当我看完,就知道以我留在南京的时间,要靠脚步去丈量,那我就不用去看其他景点了。
  同一天,在参观过朝天宫后,下午时分前往大名鼎鼎的玄武湖,玄武湖畔的那一段城墙是我在南京走的最后一段。由于这次没有仔细安排行程,像中华门、神策门非常值得一看的都来不及去。幸好,本来就觉得南京不是一次就能看完的,留点念想等待时机再去一次也不错。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东水关的藏兵洞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东水关城墙上俯瞰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从南京长江大桥下来,走到靠近长江边的西门附近的城墙。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西门一线残存的城墙。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城之角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玄武门一线的残存城墙。





四馆
  


南京博物院
  中国顶级博物馆之一,前身为民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博物馆馆藏极为丰富,尤其是青铜器、玉器、瓷器等品类。不过当时去的时候,正在做工程,只参观了明清瓷器馆和一个龙文物精品展。因此,南京博物院也总是让我念念不忘,一定要再去一次。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唐代龙纹铜镜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明嘉靖龙纹青花盘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康熙十二花神杯




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
  目前看过的,藏品最丰富、最好的市级博物馆。朝天宫本身就是南京现存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作为博物馆展出了南京地区出土众多精品文物,其中尤其以金器的精美让人印象深刻。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南朝石狮/辟邪?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这些年也走过不少地方,只有这个纪念馆,我认为是所有中国人一辈子必须来参观一次的地方。引用代表中国出席东京审判的法官所说的话“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这就是我认为所有中国人都应该来看一次的原因。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江南贡院
  独游南京,第一站正是江南贡院,这里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科举考场,不过现在保留下的不及原来之万一。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仅存的古董,明远楼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复建的考舍,里面的人像有种诡异的感觉。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江苏的状元数量,是全国之冠。明清两代,江浙不但经济繁荣,而且人才辈出,让人佩服!




关于门票:

  上述地方,一桥、三墙是无须门票也可以体验的;中山陵、南京博物院、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免费参观;明孝陵¥70,朝天宫上午¥35、下午¥20,江南贡院¥25



关于旅行时间:

  秋天



关于交通:

   从杭州、上海、苏州等地前往,有高铁、班车、火车等多种方式,十分方便。


 

关于住宿:  

  在南京的几天,都住在南京时光青旅,在总统府附近,旺中带静。在阁楼的听摄影家的讲历史、摄影的经历,让我获益匪浅。详情可见:从小白到不那么白——摄影2年级菜鸟无私分享秘藏经历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一座民国的官邸,入口入口略显低调。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民国地图。




关于餐饮:

 都是走到哪,饿了就吃,印象最深的只有咸亨的臭豆腐和茴香豆!名不虚传

行走【南京】:一桥、三墙 <wbr>二陵、四馆=我的南京时光|徽、杭、苏、南之旅(十一) <wbr>终结篇




  

  本次旅程相關文章:

徽、杭、苏、南之旅(一):忆一次启迪人文、古建筑及摄影的行走

【黄山】徽、杭、苏、南之旅(二):暴走黄山难见云

【宏村】启蒙国画山水的淡雅美|徽、杭、苏、南之旅(三) 

【潜口民宅】徽派建筑学堂|徽、杭、苏、南之旅(四)

【呈坎】首屈一指的徽派古建筑村落|徽、杭、苏、南之旅(五)

【歙县】闯古城逃票心虚;拾徽墨渔梁坝前|徽、杭、苏、南之旅(六)

最正确之【徽杭古道】攻略|徽、杭、苏、南之旅(七):极品路盲跨徽杭

观【西湖】之淡妆浓抹|徽、杭、苏、南之旅(八)

【西塘】速写|徽、杭、苏、南之旅(九)

【苏州】掠影|徽、杭、苏、南之旅(十)




 

  除特别说明,均为原创文章、图片,保留版权标识下,欢迎转载。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来源,商业转载先请征得本人同意。如果喜欢,请不吝点赞、转发哦!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