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蒜苗回锅肉 |
分类: 猪肉类 |
上学的时候,我属于个小体胖型,直筒型身材。不是因为我饭量大或者爱吃零食,正儿八经算得上是喝水都会长胖的人。爱美,所以到食堂打饭,基本上都是素菜,而且每次打一两米饭,还要人家舀去一半。常见同学大鱼大肉,也不是不动心,尤其是有人吃回锅肉的时候,心里还真馋得慌。因此,我多半会等她们快吃完的时候,才去打饭。那时,我脸色煞白,同学们都说我白白胖胖,其实,我算是典型的虚胖。
毕业工作后,也开始经常吃肉,身上的肉却少了下来,到现在属于适中型身板,一则是因为工作的劳累,二来是一直保持着肠胃通畅。终于,我可以大口吃肉,大碗吃饭,我向往的回锅肉也正式进入了我的生活,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回锅肉是一道传统川菜,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更有“入蜀不吃回锅肉,等于没有到四川”的说法。关于回锅肉的由来有两种传说,一种说它是从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当家菜。另一种说它源于四川的民间祭祀,是将敬鬼神、祖宗的供品在敬献之后拿来回锅食用,所以称“回锅肉”,也有地方叫“熬锅肉”。最纯粹的回锅肉,搭配青蒜苗,由此可以演变成多种类型,诸如香干回锅肉、青椒回锅肉等等。除开蒜苗搭配,我最爱用川东地区的苕皮。苕皮回锅肉,是我开的得月山庄里,掌勺的美女厨师李亚琼的拿手菜,深得客人欢迎。而最为顶级的味道,又莫过于我母亲用红薯淀粉亲手摊制的苕皮配上厨师的手艺。
做回锅肉,随自己喜好搭配配菜,但尽量不要让配菜抢了主料的量,那样就只能算是某某炒肉,而不是回锅肉。另外,应该注意一些基本点,比如选肉,宜用肥四瘦六宽三指的新鲜后腿肉,退其次再用五花肉。如果有条件,尽量将生猪皮用明火烧黄,再用热水浸泡,刮洗干净,以此来除去皮上的异味,亦或是放在很热的干净锅里烙烙也成。煮肉时,一定要滚水下锅,封住肉里的水分,成菜吃起来才更润泽一些。在煮之前,最好是在水里放入姜葱、花椒粒熬出香味,再把肉放入煮制。倘若使用菜籽油,能与肉片搭配出更好的效果。
一家烧肉万家香。真的,回锅肉就是如此。只要我在厨房炒回锅肉,在家的女邻居都会感叹,“谁家炒的什么菜这么香”。那一刻,我是那样陶醉,除却免不了世俗地因为别人的夸奖,更重要的是肉、豆瓣、豆豉与大蒜、蒜苗互相碰撞和契合,真的像是一场振奋人心,让人荡气回肠的交响乐。
【所用料】猪后腿肉500克 生姜1块 大蒜粒2瓣 青蒜苗4根 永川豆豉1汤匙 菜籽油适量 大葱3段
黄酒2茶匙 郫县豆瓣1汤匙 1/2汤匙 花椒10粒 鸡粉1茶匙 酱油1/2汤匙匙
【这样做】
1、将净锅烧热,用手拿住瘦肉部分,使猪皮贴着锅底,烧成表皮金黄时取出,在水下刮洗干净。
2、取净锅,注入大约能淹住肉的清水,加生姜大蒜片、葱段以及花椒煮开并熬出香味。
3、把猪肉放入锅里煮,至筷子可以穿透时,捞出,立即放入冰箱急冻室,冻3至5分钟。
4、将生姜切和大蒜切成沫;青蒜苗切成马耳朵型小段。
7、炒锅内放入油,将肉片下入锅里,下入豆瓣和豆豉沫、黄酒中火炒至肉片卷成窝型。
8、把肉推到锅沿,放入生姜和大蒜炒香。
9、下入甜面酱,酱油、鸡粉炒到均匀入味,视情况看是否调入盐。
10、
小贴士:
1、回锅一定要滚水下锅,才能封住里面的水分,成菜吃起来才更润泽一些。
2、在煮之前,最好是在水里放入生姜片、蒜片、葱段、花椒粒熬出香味,再把肉放入煮制。
3、炒的时候,若用菜籽油,能与肉片搭配出更好的效果。
4、买不到后腿肉,就用五花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