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词语如何救了IBM,也几乎毁了IBM?(一)

(2009-02-27 10:55:39)
标签:

语言哲学

语言管理学

ibm

think

财经

一个词语如何救了IBM,也几乎毁了IBM?

——一个语言哲学视角下的“新IBM史”

 

“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

——维特根斯坦言

 

当你看到BMWMSN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毫无疑问,一个是汽车品牌宝马,另一个是即时通讯工具。然而,却有人不这样认为,BMW是“别摸我”,MSN是“摸死你”,于是就有了“情侣T恤”的商业创意。

当然,你可能认为这是小把戏、是投机。没错,但是这个小小的创意却不可小视,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只有少数顶级企业家才具有的才能。是很多企业家打开一个新的世界,大获成功的原因,也是一些企业家无法从优秀跨向卓越,甚至在洋洋得意中自我束缚、画地为牢的道理。为什么?是不是过于小题大做?

 

语言管理学:一个被忽视的领域

 

在人类进化的原始阶段,人是不具备语言能力的。事物之间的关联是通过神秘性建立起来的,那时,人并不具有逻辑思维能力。之后人类进化出了字符、词语,用以标记、分类事物,并以此观察、研究世界,由此在字符的基础上,形成了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告诉我们三件事:

第一、语言,是人类建构起来的一套经验辞典。每一个词语,代表一种实践经验。比如 “痛苦”,就是是指人们遭到侵害、损失时,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种感觉。也就是说,当你痛苦的时候,就意味着你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的危险。

第二、既然语言不是从来就有的,那就是说,词语背后的经验也不是从来就有的。当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那么语言背后的经验可能就会失效。忽视这种旧词语(经验)和新事物的配适性的思考,正是哲学家阿伦特所说的“平庸的恶”。

第三、一个词语,或者说一种语言体系,代表一种观念,或者说一种世界观。语言怎样描写世界,我们就会怎样观察世界。比如物理学家描述世界的词语是“力”,他们观察和思考的角度就是“力”。

第四、当一个群体共享一套话语体系,那么就会形成一种共同的、集体性的信念、经验、思维和行为,这就是文化。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文化。比如中国与美国相比,文化差异很大,但与日本、韩国相比,差异就小了很多。那是因为英语是全然不同于汉语的,而日语,韩语的形成受汉语影响很大,有近似之处。

正如我们经常无法意识到语言积极价值一样,我们也经常忽视语言背后的潜在危险性。

第一、视界的自我封锁。语言作为一种信念、观念体系,在使用上是有排斥性的,当你选择一套话语体系的时候,就是拒绝了另一套话语体系。当你觉得BMW是宝马的时候,你就很难将其解读为“别摸我”。这就封锁了一个人的视界,不能从其他的角度重新解读世界。所以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就说,我的语言的局限性就是我的世界观的局限性。

举一个例子。当我们审视零售业的时候,我们的思维焦点是什么?是传统、是成熟、是规模、是低价、是竞争激烈等等。只要脑子里是这些词语,那就不可能有创新和超越。但美国全食超市公司思考的是“天然”、“健康”、“购物体验”,从而重新定义了零售业,结果一举颠覆了零售业产业,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第二、经验的绝对正确。既然是经验,那就是曾经让你成功的道理,你越是成功,你就越是相信其正确性。一类事的经验就上升到普遍经验的高度。但是,经验总有被打破的时候,任何经验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或者说不是解决其他问题的最佳办法。为什么说优秀是卓越的天敌?那是因为优秀的经验并不是卓越的经验。比如一些企业取得成功后,就实施多元化、国际化战略。其不成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一个行业的成功经验未必可以扩展成为所有行业成功的经验,一个国家的成功经验也未必能扩展成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第三、行为的单一化。理解了前面两点,就很容易理解这一点了。行为是思考的结果,你怎样思考,你就会怎样行动。单一的思想,必然导致单一的行动。学者一生思考的“真理”、“对错”,你让他去思考“利益”、“得失”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一种人格的侮辱。

第四、情感的偏执化。观念是你信仰的,经验是让你成功的,行为是你习惯的,你对这一切都是很有成就感的,这一切代表了你,你就是这一切,那么,你当然有理由对这一切偏执的坚持到底。

这四个层面的特点,并不是说不好,而且在短期或者在某些问题上,是很好的。只是当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旧有的固化的观念、行为和情感,可能成为一种桎梏。导致你不愿意接受、甚至排斥新事物、新观念,不作出任何改变,依然沿袭旧有的行为与方式,而招致失败。可怕的是,这一切会以潜意识的形式,自动地、快速地主导你的情感、行为和观念。

语言不仅帮助人们如何思考,也规定人们如何思考。人创造了语言,同时也受语言束缚。而所谓成功,就是能重新架构现实,能够冲出语言的囚笼,走上不同寻常的道路。

从这个意义上,应该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上,重新审视一下管理学,这对管理学有着极大的价值。它告诉我们,如何去塑造一家企业的语言系统?如何构建企业文化?如何从“红海”走向“蓝海”?如何挖掘独特的客户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等等。


THINK”如何主宰了IBM的百年沉浮

 

语言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结果。简言之,语言决定成败。当你理解了这些,还会觉得前面我的判断是小题大做吗?当然不是。

我们可以通过“THINK”(思考)这个词语背后涵指的信念和经验的变迁,看一看它是如何影响了IBM这样一家公司近百年的沉浮的。从这个角度,IBM的发展史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个词语如何救了IBM,也几乎毁了IBM?(二)

一个词语如何救了IBM,也几乎毁了IBM?(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