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盛产诺奖的芝加哥大学

标签:
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大学游记旅游 |
分类: 全球通·美洲篇 |
8月31日中午我们从纽约飞抵芝加哥,由于下午入住酒店还早,抽空先来到著名的芝加哥大学参观,这也是我们本次美东之行参观的第7所大学,分别是罗切斯特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
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简称“芝大”(UChicago),位于美国国际金融中心芝加哥,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学、常年位列各个大学排行榜世界前十。
这里诞生了“芝加哥经济学派”(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等以人文社科为主的众多芝加哥学派,走出了世界超过30%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世界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最重要的研究教学中心之一。
而从曼哈顿计划开始大批科学家汇集于此,在“原子能之父”费米的领导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台核反应堆(“芝加哥一号堆”,Chicago Pile 1)、成功开启人类原子能时代,并创立了美国第一所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和之后著名的费米实验室,进而奠定了芝大在自然科学界的重要地位。
芝加哥大学1890年由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创办,素以盛产诺贝尔奖得主而闻名。截至2016年,共有9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芝大工作或学习过,位列世界第四。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崔琦均在芝加哥大学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曾长期在芝大法学院任教(1992-2004年)。2016-17年度,芝加哥大学在US News本科排名中位列全美第3名,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QS世界大学排名以及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均位列世界第10,在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世界第13。
芝加哥大学的人类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语言学、物理学、数学、统计学、社会学、神学等学科在美国具有较强的学术实力,其中经济学、社会学、数学、和物理学是芝大的特色学科。
芝加哥大学主校区位于芝加哥市南的海德公园(Hyde Park)地区,东临杰克逊公园,西临华盛顿公园,距芝加哥市中心11公里。为举办1893年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修建的中途公园将校园分成南北两块,其中包括海德公园区内著名的芝加哥科学与工业博物馆,作为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唯一保留的建筑。
芝加哥大学校园占地约217英亩,以哥特式建筑群落为主,周围围绕园林。大学的老校园被称为“主四合院”,建筑构思是芝大校董,建筑师亨利•艾夫斯科布绘制的“总体规划”的一部分。主四合院组成6个四合院,每个四合院由毗邻的建筑物所包围。
20世纪40年代后,校园的哥特式风格开始让位于现代风格。1955年,埃罗萨里宁签约开发第二个总体规划,从而使校区扩展到中途公园以南。这一时期的代表建筑包括莱尔德贝尔法四合院(法学院综合建筑群),社会服务管理学院建筑群,哈里斯公共政策研究学院建筑群,以及野兽派的雷根斯坦图书馆。
附上海龙公的全球通之美洲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