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养坏习惯:当着孩子的面谈论孩子问题

(2011-11-15 07:13:27)
标签:

教养坏习惯

当面

儿童教育

父母教育

孩子心理

家庭教育

育儿技巧

育儿

分类: 父母教育
  我有一个朋友,他们夫妻岁数不小了,原来准备丁克的,未成想后来以外怀孕了。当时我朋友想,既然上天赐一个孩子给他们,不能不要。于是,一个漂亮的小公主诞生了,我朋友夫妻非常感谢,宠爱的不行。可是在女儿3岁多以后,他们发现孩子的安全感有点不足,非常粘人,感觉很奇怪,要说他们陪伴孩子的时间也不短,照顾的也不错。
  
  当时我朋友和我说的时候,我也感觉有点奇怪。可恰巧偶遇一件小事,让我明白孩子为什么安全感有点缺失了。那天,大家都带着孩子出去玩,有一个和我们不是很熟的朋友也参加了。期间,这个人当着孩子的面,问我朋友为什么怎么大了,才要孩子?我那朋友随口就说:“哎,本来也没有想要的,谁知道她自己来了,没有办法,只好生呗!”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察觉到其女儿神情紧张,还故意装不在意,但时不时地瞟妈妈一眼。所以,我明白了,原来是爸妈很随意的“成人”之间的话,伤害到孩子的感情了,是孩子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因为父母是不想要自己的。于是,她喜欢粘人的问题也就好解释了,就说经常怕自己的父母哪天真的不要自己了。
  
  事后我又问过我的朋友,问其是否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谈论孩子的问题,特别是孩子做的不恰当的时候,回答是肯定的。问题的根源找到了,孩子的安全感缺失,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说家长或老师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来谈论、评价他们的问题,尤其是那些负面的问题。这是应该非常避讳的事情。
  
  从孩子的安全感角度来看,当着孩子的面谈论他们的问题,孩子可能会有担心。父母或老师经常谈论的,往往都是孩子的问题,特别是父母向老师了解孩子情况时。而在说话时,完全是按照成人的逻辑,有时还会有争论、玩笑、自嘲和说狠话。孩子对这些成人语言是不能正确理解的,假若是按照字面的意思去揣测家长的想法,或以为父母不和,则必然导致误会并信以为真。
  
  从孩子的感受角度来看,当着孩子的面谈论他们的问题,孩子会感觉到指责。对于婴幼儿来说,还不能正确地对自己进行评价,其自信心主要来源于最信赖的父母鼓励和自己的成功体验。而当父母当着孩子说他们的问题,可能是非常公正和没有特别指责意味的,只是孩子终究是孩子,他们不可能像成人那样进行有理性的思考,其判断标准很情绪化,完全只会站在自己是否受益的角度来看待父母所说的话。
  
  从解决孩子问题的角度来看,当着孩子的面谈论他们的问题,孩子只会想到如何应对。一般情况下,谈论孩子问题时,必然会说到应该如何解决,而对为什么这样会说的比较少。当孩子在一旁旁听的时候,他们在情绪化的引导下,不会想到自己是有问题的,只听到“要对付自己了”。于是,孩子更多的是想办法应对家长或老师的办法,或是如何逃避处罚。
  
  从孩子所处的位置来看,当着孩子的面谈论他们的问题,孩子会成为关注中心。大家可以想一下场景,说孩子问题的时候,至少是两人以上,孩子自然是谈论的中心。由于孩子的思维、表达能力远低于成人,孩子就是想申辩、反驳都很难做到。这种一面倒和完美的联合统一战线,这会给孩子一个强烈的感觉,所有人都“联合”起来一起对付他。
  
  从孩子心理承受来看,当着孩子的面谈论他们的问题,孩子会感觉在揭老底。谈论孩子问题时,特别是当着外人时,往往会提起孩子某些丢人的“毛病”和曾经的过失,也会使孩子想起过去被训斥、惩罚的尴尬经历。这些在成人而言,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这些无可争辩的事实,在成人说起来的时候,让孩子却感觉到自己被嘲笑、挖苦和不尊重。而假如家长或老师不说这些问题的时候,又不能触及孩子问题的实质。
  
  从家长的问题角度来看,当着孩子的面谈论他们的问题,家长可能牵涉到自己的面子。孩子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但若细究其根源,不是家长放纵、溺爱,就是自己有不良示范。所以,孩子犯错绝大多数都和家长有关,想让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承认自己在教育上的不足,这就有点为难家长了,虽然我非常赞同家长有错,也要对孩子承认和道歉。而当着孩子不承认自己的问题,更是一个不好的示范行为。
  
  从双方的地位上看,当着孩子的面谈论他们的问题,使孩子明显处于弱势地位。由于地位、年龄、经历的巨大差异,孩子说的话很少得到相应和关注。所以,就是孩子想辩解也是毫无任何影响力,也没有人会听。这就等于一群人对一个人进行批判,而且往往期望孩子立即答应整改,在这种情形下,孩子迫于压力不答应也只能答应了。但孩子内心不认同的“不平等条约”,答应也是敷衍而已,未来不仅不会改,可能还变本加厉。
  
  由上面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出,成人谈论孩子的问题,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这种事情虽小,但确实是成人的不良坏习惯,不能不注意。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许多家长在接孩子的时候,抓住机会就喜欢当着孩子、其他家长和他们的孩子,问老师自己的孩子表现如何,有什么问题没有,其实,这和上面所说的,是一个性质的问题。如果你真的想问,先约老师另找时间吧,呵呵。(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相关父母教育:

  《教养坏习惯:以毒攻“毒”管教孩子》     父亲逃避婆媳矛盾是自私表现

  《点评帮助孩子充满自信十句话》            教养坏习惯:父母的无意伤害》     

 

  本周实战模拟:《实战模拟:孩子选择性挑食怎么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