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小青:写作路上,领航我的启明星

(2009-07-01 20:15:19)
标签:

应小青

写稿赚钱18技

读后感

写作

教战

学习培训

陈清贫

文化

分类: 陈清贫教战系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一个来自武汉的蓝色快递飞到我的手中,打开来,厚厚一本书宛如一朵花,盛开在掌心,温暖而妥帖。书里的篇章和语句,是我再也熟悉不过的“清贫风格”,不用看,都已耳熟能详。
 
    很早以前,就想好好感谢一下清贫老师,因为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对我的影响和帮助有多大。而现在细细回想,我和老师相识已经整整五年了!

    在讲述这些往事之前,先向大家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小青子,芳龄24岁,青海乐都人,自幼喜好文字,现居广东汕头,任一家珠宝公司的报纸编辑。

    清楚地记得,那是2003年,18岁的我从一家中专院校毕业后,在青海海东地区公安局做了一名打字员,月薪只有380元(是不是很少很可怜?但在当时经济欠发达的青海,能养活自己就算不错了)。工作、看书之余,苦闷的我常常跑到单位附近的网吧上网。

    那时,刚出校门不久,网络也不普遍,除了QQ和QQ游戏,连发邮件、上论坛、搜资料这些基本网络知识都不懂,是名副其实的“菜鸟”。

    2004年,一位叫“无言”的杭州网友见我文笔不错,引荐我到“老树咖啡”文学论坛玩,也就是在那里,我第一次看到了站长沈寒阳转来的帖子——《魔幻星空下,我这样走上了写稿之路》,作者陈清贫,看完后,大为叹服!(2009年夏天,我意外地在网络重又结识了当年的站长沈寒阳,当然,这是后话了)

    接着,我顺藤摸瓜,找到了“中国特稿论坛”,更是叹为观止——那里高手云集,济济一堂,几乎囊括了全国所有特稿写手和许多大刊编辑,还挂着多篇特稿,可谓精品荟萃。那时,我才如梦初醒——原来,《知音》《家庭》上那些震撼人心的文章,是这些人写出来的!

    当时坛子里有个响当当的版块,就是老师执掌的“清贫真经”,头像是老师穿着军装的1寸照片,英气逼人(老师看到这话,别飘,呵呵),版块里的帖子个个都是精品,其中就有著名的“陈清贫教战系列——18天教会你写稿赚钱”,点击率相当高。我花了几个通宵一一拜读完后,茅塞顿开——原来,一篇特稿是这样写出来的!

    从此没日没夜泡在坛子里,把所有帖子翻了个底朝天,眼界大开,受益匪浅。与此同时,我的网络知识也得到了恶补。

    看得多了,自然蠢蠢欲动,也想写点什么。虽然此前在《西海都市报》、《海东报》、《河湟》等报刊发表过文章,但这种类型的特稿却是第一次接触。

    那,到底写什么哩?

    老师在教战里说过,赵美萍、霍忠义等名家都是从爱情小稿写起的,好吧!我也从此处起步吧!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可爱的应小青穿着鲜艳的藏袍。


    憋了好几天,一篇以自身感情经历的8000字文章好不容易完工了——《薰衣草恋歌,心中女孩请接受我无边的忏悔》,是我以男主人公的身份写的。鼓起勇气加上老师的QQ后,投了稿,天天下班后跑到网吧,打开QQ,守株待兔。

    一晚,终于“逮”到了传说中的清贫老师——老师很平易近人,他耐心地指点我:“你这篇稿子写成了四不像,说是特稿吧,你写的是爱情小稿的主题;说是爱情小稿吧,你又是大稿的结构和字数。而且,文章没有亮点,基本上是流水账记下来,缺少爱情小稿应有的空灵和浪漫。”

    灰头土脸的我一下子沮丧万分,老师又补了一句话鼓励我:“需要好好体会哦!”

    老师不会知道,当年这场交谈被我认真地写在了日记里:“今天晚上,终于等到陈清贫编辑了,虽然稿子没过,但我很受鼓舞……”

    老师也不会知道,当年这次QQ聊天记录被我细心地复制,至今仍然保存在电子邮件的草稿箱里,这一珍藏,就是五年!

    初战失利,但我没有灰心。陈老师的帖子里不是说吗?“要学会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特稿(包括散文)的选题,往往就在不经意间,在自己的身边被发现。”

    自己身边?对啊,我与第四位继母的家庭故事,不是一个最好的题材吗?

    现在回想起来,20岁的女孩初学特稿,若不是有老师的“宝典”指引,真的无所适从了。同时,我还借助工作之便,把老师的教战打印出来,装订成册,隔几天就翻一翻,温故而知新。

    记得当时那篇特稿的题记,我精心选用了冰心的一句名言:“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您,谁是我蓝天下的无遮掩的隐蔽?”写到最后,几乎是边哭边写。

    后来,这篇饱含真情的坎坷家庭故事在2006年湖南《天下情》杂志发了头条!(虽然后来停刊了,但还是对它、对米卉编辑满含感激)。那笔稿费相当于我一年的工资——4660元!带着有生以来赚到的第一笔巨款,我欢欢喜喜买回了心心念念的笔记本电脑,拉了宽带,从此结束了三更半夜跑网吧学写作的历史。

    此后,机缘巧合,又在《打工》杂志发表了一篇有关自己的友情题材的特稿(貌似我身上故事比较多,是的,很多时候,咱寻常人身上往往都有一段难以释怀的故事,与其尘封,不妨写成文字)。虽然未曾与清贫老师合作,但他的教战对我而言,大有裨益,我就这样摸索着,迈出了第一步,第二步。

 

应小青:写作路上,领航我的启明星

 

——应小青在博物馆内白玉千手观音前留影。

    2007年,22岁的我因为一场情殇,辞去工作,隐居在大上海,用笔墨驱散孤寂,用文字梳理心情。

    人在坦途时,往往会有许多人借助“朋友”的名义给你真真假假的鲜花和掌声,当你跌落低谷时,这些热切的“朋友”马上会现出原形,有的雪上加霜,有的幸灾乐祸,有的在伤口上再踏上一脚。而平素联系极少的朋友,却会默默关注你,不会锦上添花,只会雪中送炭。

    我管这种患难见真情的人,叫“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圈里,陈清贫老师,无疑是当之无愧的一个!

    当时,他对我说了很多关心鼓励的话,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就是:“如果今后有机会来武汉,一定好好带你逛逛!”

    在上海,没有拉网络,只要一有机会去网吧,打开QQ后的第二件事,就是搜索“陈清贫新浪博客”,看看最近发生了什么,老师又在忙什么?他的博,成了我了解媒体圈的一扇窗口。

    有一次在博上,老师讲述了陪同残疾女孩红红夫妇畅游武汉的故事,除了那个女孩灿烂明媚的笑脸,老师还在文中提到了一首歌——《选择坚强》,深深震撼了我的心:

    “当灵魂迷失在苍凉的天和地,还有最后的坚强在支撑我身体,所有停下的风所有破碎的梦,都奔向了我的怀中对我说……当灵魂赤裸在苍凉的天和地,我只有选择坚强来拯救我自己,所有奔腾的风所有疯狂的梦,全都在痛苦中复活了我的心……”

    这扣人心弦的歌词一直萦绕在心中,伴我度过无数个漆黑长夜。后来,我把它写在QQ日志里,鼓舞自己。再后来,2009年5月,老师过生日时,我从他的博上结识了那位坚强美丽的女孩——红红,我们成了好朋友。

 

应小青:写作路上,领航我的启明星

 

——陈清贫和这个貌似山口百惠的女孩红红在武汉的轮渡上合影。

    很想谢谢老师,谢谢他让我知道这首歌,带给我前行的力量,还有间接带给我的缘分。但一个谢字,终究是轻了,所以,一直咽在心里,我什么都知道,我什么都不说。

    2008年春天,通过网络应聘,我一个人飞到广东汕头,做了一家珠宝公司的企业报纸编辑。

    南方一年,工作之余,也没有疏离写作,偶有一些小文见诸于报刊,便会满心欢喜。其中,最难能可贵的是自己采写了一篇特稿,迈出了我的第三步。

    说说采写这篇特稿的经过吧!

    我所供职的这家带有福利性质的无语珠宝公司,有一位身残志坚的无臂工艺师周桂春,双臂从肘部以下截肢多年,但他自立自强,不但学会了宝石的雕刻技术,还代表中国残疾人出征法国,表演马术盛装舞步,并当选2008年汕头站奥运火炬手(当时公司还有一位七十高龄的老教练黄瑞明,也光荣当选)。

    我先是在公司收集了一切可以搜集到的资料,心中有了大体的轮廓,之后终于见到了从广州体育训练基地训练归来的他,并以文化部编辑记者的身份,向他和他的妻子做了采访交流、签名拍照。

    这篇特稿是我第一次写别人,因此写的很辛苦,当洋洋洒洒7000多字的特稿经过再三修正,终于完工后,却因为时机太晚,错过了与老师合作的机会——当时,火炬传递活动已接近尾声,只好带着一丝遗憾发在了广东《打工族》。

    稍感欣慰的是,当期除了我的一篇爱情小说,这篇特稿从标题到内容,编辑几乎只字未动,并在当期强档,重磅推出。

    我想,很多年以后,即使我得了老年痴呆症,也会记得这篇文章的标题——《谁的青春有他狂?!无臂打工汉光荣出征2008北京残奥会》。

 

应小青:写作路上,领航我的启明星

    ——熟悉网络的人,一定都记得那位才华横溢的、16岁就因病去了天堂的圣童——子优,这个标题正取自于他的书——《谁的青春有我狂》。

    文章里的四个小标题自我感觉也取的比较工整、出彩:

    一、我不哭,无臂少年有个壮志凌云梦;

    二、拼搏苦,雕制千手观音开创出奇迹;

    三、不服输,出征法国练马术盛装舞步;

    四、人生路,残臂擎起火炬再笑傲长空!

    从大标题到小标题,从引言到文末的总结,如果没有老师的18天教战一路指引,我根本无从写起,更不会懂得这些“规矩”。说这本书字字珠玑,毫不为过。它对你的帮助和启发,只有细细品味后才能体会,才能感知它的好来。

 

应小青:写作路上,领航我的启明星

 

——应小青和周桂春合影留念。

    2008年秋天,陈老师加我进了他的写作QQ群,在这个大家庭更是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带着一份感激,我向老师寄了公司出产的一份小礼品、由我编辑的报纸、有那篇特稿的《打工族》杂志,并工工整整地写了一句话:“没有您的指导,我不会有这样的进步,谢谢您,老师!”

    其实,个人感觉从老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要比“18天教战”里学到的还要多。他的睿智博学、他的幽默风趣、他的孜孜不倦、他的悲悯情怀……常常让我在敬重之余,更多的,是羞赧。

    如果说,天南地北,年龄、身份、背景各异的一群人走到一起,成为虚拟网络的同学是一种缘分,倒不如说,这更是一种人格魅力的吸引——陈老师,就是独具这样的吸引力。

    跟着老师,一路走到现在,走到今天,不知道明天什么样?但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唇边有歌,文字的国度,静默的世界,一样有七彩音符,轻舞飞扬——是的,我双耳失聪十年。

    亦师亦友亦兄长,是我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同时,也想告诉他:陈老师,您是领航我在文字轨道上缓步前行的启明星!

    作者:应小青,博客:青海小青子的青青草世界

 

应小青:写作路上,领航我的启明星

 

——18岁的我,在青海省海东地区公安局。

 

应小青:写作路上,领航我的启明星

 

 ——在公司宿舍楼顶,白裙飘飘的岁月。

 

应小青:写作路上,领航我的启明星

 

——中秋,在同事家中闲坐。

 

应小青:写作路上,领航我的启明星

 

——和妹妹大红,畅游杭州西湖。

 

应小青:写作路上,领航我的启明星

 

——2008年夏天,去看海的路上。

 

应小青:写作路上,领航我的启明星

 

——2008年冬天,回家的路上:)

 

应小青:写作路上,领航我的启明星

 

——你好,我是小青子。

 

应小青:写作路上,领航我的启明星

 

——一个人来到南方,汕头的街头。

 

应小青:写作路上,领航我的启明星

 

——汕头街头,我和一头孤独的木头大象。

 

应小青:写作路上,领航我的启明星

 

——2008年助残日,部分员工的集体婚礼上,与无语珠宝公司董事长。

 

应小青:写作路上,领航我的启明星

 

——在公司里,安静的我。

 

应小青:写作路上,领航我的启明星

 

——09年了,抱着心爱的小熊在宿舍,笑容依旧。

  

应小青:写作路上,领航我的启明星

 

危机时代的文字翅膀:《写稿赚钱18技》        好书改变人生:《写稿赚钱18技》读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