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7日,圣诞节两天后的早上,我和nut、pat在泰老友谊桥下的出入境办公室门口告别,护照上面盖上泰国出境章,搭上一辆通往桥另外一端老挝移民局的巴士,告别了廊开,前往湄公河的对面,对面的老挝---这片我眺望了将近半个月却从未踏足的土地。
离开廊开的原因是因为我的泰国签证快要到期了,但并不是完全没有时间,甚至我还有时间去pat的家乡玩,这是很早前pat就跟我说过的,原本以为我会去,安排在圣诞节之后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计划。可是圣诞节之后,我离开廊开的心情便越来越急切了。
我不知道圣诞节从什么时候开始走进我的生活,总之,我成了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一个普通的中国80后青年。忘记了是不是除夕夜,我和nut去市场的时候经过一个基督教教会活动的地方,nut问我去不去看,我说好。后来Nut就把我留在那里,和pat一起去了市场,说迟点过来接我回去。Nut是佛教徒,看得出来他并不是很想进去,pat我想倒是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
活动是在一个三层的平房建筑里面举行的,门口很小,门前摆放着好多好多鞋子,可以感觉到里面的人潮汹涌。Nut和门口的人说了一些话,门口像是做接待的泰国人走了进去,很快就走出来一个“圣诞老人”模样的人。那人说着一口美式英语,问我是不是信徒,我说不是;那人又问了问我的国籍,我说中国。圣诞老人十分惊讶,说我的英文口语讲得很好,把我开心了一番。正当我觉得自己是局外人,不好打扰他们信徒聚会的时候,圣诞老人把我拉了进去,用圣诞老人的腔调大声说了一句“welcome”。
我们来到二楼一间看起来很大的房间,里面只有舞台表演的地方有灯光,而房间的暗处,隐约可以看到许多人坐在地上。圣诞老人把我领到人群中间的一个地方坐了下来便离开了。一个人突然间来到这样一个陌生的地方,我感到一阵奇妙的亢奋。
表演看起来像是讲述圣经里面的一些故事,反正里面有魔鬼,有天使,讲的是泰语,我听不懂。突然旁边出现一个声音“I’ll
try to
translate”,我一时反应不过来,问了好几次才知道对方是想为我翻译台词。那个人的英语口音听起来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我突然对圣诞老人和他出现在这个地方感到有兴趣。他很认真的帮我做翻译,可是自己的英文水平有限,我并不十分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我的注意力已经集中在这两个应该是西方白种人的身上。
廊开这么小,他们怎么会出现在这个地方,而且他们还能够听得懂泰语,应该也来了很久了吧,而他们来这里干什么呢,旅行吗,还是在泰国读书的留学生,可是廊开真的很偏僻,为什么他们选择这个地方……
突然房间灯光一亮,我忽然唤醒似的意识到表演结束了。我看看周围,大约有50个泰国观众,灯光一亮,主持人说了一些话,人都走了出去,场面突然有点混乱。为我翻译的人还在我旁边,的确是一个西方人,看起来和我年龄相仿,我已经忘记了他叫什么名字,他告诉我他和圣诞老人都是来自美国。我还想问更多的问题,忽然一个泰国人边走了过来边用流利的英语祝我圣诞快乐,我和美国人站起来,和他握了手,美国人介绍说这是这里的负责人,我感觉有点受宠若惊。可能,除了美国人,我便是这里唯一的外国人了吧。我向负责人讲述了我来这里的偶然性,并强调我并不是教徒,但十分感谢他们的招待。他十分客气地再次欢迎我的到来,转向美国人,讲了一些泰语,突然又大声地将在远处的圣诞老人叫了过来。然后他们三个人便用泰语咕噜噜地讲了一大堆我听不懂的话。我听得有点目瞪口呆,对两个美国人如此流利的泰语感到不可思议,又好像等待审判般站在旁边,不知所措。
对话完毕,圣诞老人转向我,说我是这里的唯一外国人(似乎他们已经不将他们自己当成外国人了),负责人要他们好好照顾我,三楼上面有免费的就餐点,他们要带我上去。在灯光下,可以清楚地看到圣诞老人那对蓝色的眼睛。我道谢并告别负责人,决定和他们两个人一同上三楼。
在三楼,很多小朋友在玩耍,播放着音乐,餐点是自助式的。我和两个美国青年就这么坐着,看着小朋友玩耍,边吃边聊。原来,他们是全职的教会人员,美国那边的教会派他们过来泰国的,已经来到这里三年多了,而一直都在廊开这个地方。
一个稀里糊涂的中国人,两个来自美国的同龄人,不同的肤色和背景,不同的语言和信仰,却意外地碰到了一起,在廊开这个小地方,此刻吃着糕点,聊着一些十分不重要的话题,我不得不对人生的际遇发出感叹。
“ Don’t
you feel bored sometimes?”我问。
“ We are
volunteer to come here.”圣诞老人很直接地回答。
我十分敏感地感觉到他答案里面的“volunteer”(自愿的,又有义工的意思),突然似乎清醒似的想到了这次出来的初衷也是为了义工,而出来至今,我只是匆匆经过澳门,在曼谷焦急烦躁地待了两个星期,现在又在廊开懒散地过着休闲的生活,我突然觉得有点愧疚感。
我和他们并没有很多时间聊天,很快pat便进来了,叫我回家。坐着摩托车回家的路上,晚上的凉风吹着我的脸,我感到一阵凉意,就如我刚刚到达廊开的那天早上一般。Nut和pat离开这短短的一个小时,我似乎经历了好多事情。
我觉得,可能是时候离开了。
这就是那天晚上参加的教会活动,表演结束后演员的合影

离别那天,nut和pat送我到泰老友谊大桥前我给他们拍的留念照,感谢他们这段时间对我的照顾。最近他们刚刚毕业,准备到美国了,祝他们旅途愉快

在泰老出入境门口,我和nut、pat的合照

对面的老挝,湄公河日落同样魅力四射


对面的老挝,也是佛教的国家



也有美丽的寺庙

我《迟到的间隔年》系列连载链接:
我的间隔年路线(点击进入)
泰国
●对面的老挝(下)(21)
●对面的老挝(中)(20)
●对面的老挝(上)(19)
●我在泰国的家(18)
●廊开初印象(17)
●好,就去廊开(16)
●初识(15)
●义工的延误(14)
●美术的故事(13)
●情色考山(12)
●再见“卡门”(11)
●嬉皮未死(10)
●曼谷迎宾礼(下)(9)
●曼谷迎宾礼(上)(8)
澳门
●亚航的纠纷(7)
●大三巴,音乐为我送行(6)
●寻找伊莎贝拉(5)
●来到澳门(4 )
广州
●出发(3 )
序
●发自加尔各答的邮件(2 )
●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