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粥,在"粥粉面饭"中排名首位,确实,广府的小孩出生以后最早可吃到的粮食就是粥水米糊,广府的婆婆妈妈们固执地认为煲粥时浮在上层的那一层厚厚的粥油就是米的精华,给小孩子吃最有营养了,我妈妈生下我第十二天,没什么奶水,就开始给我喂这种粥油,妈妈说,我一直比院子里的其他小孩都要健壮,而且后来从吃米糊渐渐过度到喝粥吃饭,我都是一蹴而就,广府都有话啦:盐捞粥,肥诺诺。
《周书》上曾说"黄帝始烹谷为粥",感觉就像那北方腊月里的八宝粥,但在我妈看来,那能叫粥?!我妈煲的粥有着广东老火汤的精致讲究,绵软细腻。煲粥必须是用砂锅置于小灶上用一根木柴慢慢煲出来的稠而不结,滑而不稀,绵而不烂的火候粥,主料佐料如同科学试验一样要配清楚,如主料瘦肉必配鸡蛋;主料牛肉必配皮蛋;主料排骨必配红枣淮山;主料鲜鱼必备香菜;主料是鸡肉要配瑶柱;主料是青蟹,当然要配生地啦!南方家庭主妇煮的粥,就跟日常煲的老火靓汤,一定要滋补,要健康。
如果北方人家行的是节气粥令,南方人家行的却是365天粥令。
夏天更是南方人家食粥时。从初夏到秋天,我妈每天都用咸菜白粥打发,我妈通常在清晨上班时在电饭煲里放入米和水,水刚煮开就关电,上班,等到中午下班,米在电饭煲中浸泡了几个小时,自然熟透,温度也刚好,就着萝卜干小咸菜,丝丝飕飕地就可以搞上几碗白米粥。夏天粥品头牌自然是绿豆海带粥了,我妈说夏天喝点绿豆粥可以去火,不生痱子。特别是在夏天午后,迷瞪着睡眼趿拉着拖鞋,摸索走到冰箱边,打开门,喝一口绿豆粥,一股爽快从头凉到脚,才可以睁得开眼睛这种感觉超爽!
什么时候最想喝粥?生病、宿醉、胃口不开的时候。我记得我小时候,春末夏初,容易感冒咳嗽,我妈就给我煮瘦肉白果粥,农家瘦肉剁得碎碎的,加盐、生抽、胡椒粉、水淀粉腌入味,柴火小灶上坐上一个小砂锅,加水,快刀把生姜切成细细的丝,放到水里煮开,直到煮出香气,又抓了一小把白米放到水中,一根木柴慢慢燃着,渐渐变成了粥花。此时,妈妈就把肉末和白果放到白米粥中,煮到绵绵软软时,再放几根青菜,一碗极具营养又充满母爱的瘦肉白果粥就做成了。妈妈把粥端到床边,让哥哥扶着我,妈妈用小汤匙舀出粥,小心地吹着,一小口一小口地喂着我,吃到全身热腾腾冒着汗,滚滚热流淋漓暖身真舒坦,哥哥一边看着嘴馋,一边说这就叫"开小灶"。
小病是福,病了才知妈妈好。
食材:猪瘦肉200克、白果10个、白菜叶2片、大米250克
调料:盐2克、生抽3克、蚝油3克、料酒5克、白胡椒粉5克
做法:
1、准备好食材,猪瘦肉用刀剁碎成肉末,加入盐、生抽、蚝油、料酒、白胡椒粉腌制20分钟;白菜叶洗净切成切丝;白果敲碎外壳,撕掉内膜,取净肉备用。
2、把大米洗净干净,加入4倍的水,大火煮沸后,改成小火慢慢熬成粥,然后把腌制好的肉末倒入粥内,用汤勺不停搅拌,使其均匀。
3、然后加入白果,煮10分钟。
4、最后加入白菜丝,适当加盐调味即可。
熬粥的米最好是一半香米一半珍珠米。
熬粥的水要一次加足,一般是米的4-5倍,看米的新旧程度而定,新米就多放些水,而且熬粥中途不要另外加水,如果非要加水,必须加开水。
白果一次不宜食用太多,每人每天3-4颗即可。
白果略有一点苦味,白菜的甜可以中和白果的苦,而且可以增加粥的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