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井式院落布置的宣城水东古镇宁东古寺(唐)-2017.9.2
宁东禅院原先是一座庙,始建于隋末唐朝,后于康熙初年由庙改寺,才建成庄严硕大宁东寺,后来年久失修,寺院的光彩淡然无存,但寺院由于光绪30年重建,但不幸的是寺院又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现在的寺院已经是后来填补加建的了,有一小部分是历史的遗存。
宁东寺又称三官殿,位于水东镇老街入口处,建于唐代,现为水东镇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千年古刹。其鼎盛时期,有殿宇九十九间半,佛像三百六十尊,为历史上皖南第一丛林,千百年来该寺一直名噪江南,香火不衰。
该寺占地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1.11平方米,坐北向南,共分左、中、右三进院落。前院正门,内侧设偏门,通左、右院落。正殿为大雄宝殿,左为地藏殿、右为观音殿,均为天井式建筑,具有采光、排水、通风等诸多功能。同时,体现了对佛家“天人合一”思想境界的追求。
寺内建筑主要采用当地汉族传统结构,形式均为硬山顶,砖瓦粉脊,正殿前有青石板,殿内由青石板铺地,明三暗五,进深30米,宽15米。两只雕刻精美的凤凰托起门梁,象征着吉祥如意。大门两侧各竖石雕一块,约一米见方,上刻麒麟送子,鹿梅赐福,图案精美,惟妙惟肖。屋柱均为银杏树干,直径允40厘米,高6.7米,底坐为石墩,由上圆柱、下七角椎体组成,面记得动、植物纹样,屋柱共有48根,象征佛家48愿,梁架简洁,每重横梁雕刻着极为精细的八仙过海、三国演义等历史传说中的精典画面,跃然梁上,生动逼真。天井简瓦勾头,为兽面尖唇,井中千年丹桂,百年香樟至今枝繁叶茂,掩映着殿庑门廊,与森严殿宇相得益彰。殿内还现存着光绪年间石碑五方,碑文多载义民捐施事项。
左右两殿与正殿大致相同,只是面积图小,增设了几间厢房,供僧侣及香客休憩之用。
解放后,宁东寺一度遭遇冷落,文革期间,该寺更是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残,寺内许多的佛家珍品、文物古迹被毁于一旦,致使香火清淡,几近灭绝,直到改革开放后,在水东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广大信徒对宁东寺重新进行了修缮,香火又逐渐旺盛起来。
水东禅寺的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天井式院落布置,完整的十八罗汉雕塑。
一、地图
二、东门
五、山门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