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济南的关帝庙探古

标签:
老济南关帝庙探古后宰门街关帝庙芙蓉街关帝庙趵突泉关公祠 |
分类: 游山玩水暴走路上 |
共青团路关帝庙:昔日会馆的守护神
二、估衣市街的蜜脂殿、关帝庙及西蜜脂泉
在拓宽改造后的共青团路(旧名估衣市街)北侧,一组开间不大但小巧精致的古建筑被保留下来并整饬一新,这组建筑被人们称之为蜜脂殿和关帝庙。其实两者均是旧时集云会馆的组成部分。
旧时济南市的会馆多由各省客籍人修建,由同行业人集资修建的会馆只有两处,除由钱庄、银号资本家集资修建的钱业公会外,便是这所由估衣行同业人修建的集云会馆,该会馆始建于清嘉庆初年,原称蜜脂殿会馆,盖因建于西蜜脂泉边而得名。会馆内祭祀圣帝关公,故正殿称关帝庙。后行中人托圣帝义气凌云之福佑,因为集会之所,遂名之集云会馆。民国十六年(1927年),因政府开拓阔街市,原规模较大的集云会馆被迫去掉了大门、屏门、西对门、南客厅等建筑,并新建八间市楼。建国后会馆剩余建筑逐渐被辟为民居,直到2001年再次拓宽街道时,才将蜜脂殿(会馆前殿)、关帝庙(会馆正殿)及七十二泉之一的西蜜脂泉暴露出来。
“别看庙小,这里关老爷可立过大功。”老街坊石大爷说。据他讲,当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将违例出宫的太监安德海捉住后就秘密关在这个关帝庙。后来慈禧太后来了秘旨,丁宝桢果断决定“前门接旨,后门杀人”,先将安德海从关帝庙后门拖出斩首,然后从关帝庙前的蜜脂殿出去接旨。或许正是由于出了这个典故,后来人们又将蜜脂殿称为秘旨殿。
详见:2011年4月1日探古济南估衣市街关帝庙--我的故乡济南系列;
共青团路关帝庙(市级保护单位)
位于五龙潭公园南门西侧,南邻共青团路,修建于元代以前。现院内有七十二名泉之一的西蜜脂泉,大殿内有关公神像,墙壁上遗留着济南市区老建筑中唯一的大型壁画——清时期关公生平壁画,以及历代重修关帝庙的碑刻。相传同治八年山东巡抚丁宝祯接斩杀慈禧太后贴身太监安德海密旨于此处。西蜜脂泉泉池为石砌筑,一泉两池,泉池上有石雕栏板望柱,东西长约6米,深3米余,宽3米。关帝庙大殿三开间,阔约五米,进深十米,前卷棚,后硬山,勾连搭。泉池东南侧十米处为蜜脂殿,殿室两间,庄重古朴,墙上镶嵌历代重修关帝庙的碑刻三块。济南据史料记载原有三十多座“关帝庙”,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在旧城改造中大多都不复存在了,故该庙具有较重要的保存价值。该庙自元代以来屡经重修,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三、高都司巷1号门边、将军庙街关帝庙:门楼尚在,惜内部建筑坍塌或改造
高都司巷1号门边墙体中砌有清顺治年间记载修建关帝庙的碑刻。
清顺治七年(1650年),西班牙教士嘉伯在济南将军庙街创建了济南最早的天主教堂,时称洋教堂。为匡扶正统,当时人们便集资在洋教堂四角各修建关帝庙一座。
清雍正二年(1724年),将军庙街洋教堂被当地群众焚毁,传教士也被悉数赶走,直到道光年间才又在原址重建。关帝庙在此后也逐渐落寞,清康熙年间,位于洋教堂东南角的关帝庙改称慈云观,供奉观音大士和关公。后因毁于大火,慈云观后于道光年间重建,门楼至今尚在,惜内部建筑建国后悉数坍塌或改造。
四、昔日趵突泉关公祠:错把“关胜”当“关圣”
在趵突泉公园的马跑泉边,曾有一座关公祠,又称关王庙。不过,这并不是关帝庙。相传“大刀”关胜一次与金兵鏖战后,饥渴难耐,这时他的战马用蹄子刨地,不久,一股清泉破土而出,此泉遂被后人称为马跑泉。为纪念关胜这位抗金英雄,后人遂于泉边为其建祠,时称关公祠。然而,后来历经元明两代兵乱后,关公祠基址坍塌,在重修祠庙时,有人将“关胜”误作“关圣”,于是塑上了关羽及关平、周仓的塑像,俨然成了一座关帝庙。幸好诗人朱照偶然经过这里,发现了问题。于是作诗两首以纠其谬误:
祠宇空存神位更,泉源徒博马跑名。何干汉寿关侯事,流水声中带不平。
关圣祠多城复村,协天称帝位殊尊。何争临水数椽地,血食合当归裔孙。
无独有偶,上世纪60年代扩建趵突泉公园时,人们在马跑泉街的观音堂边,再次“发现”了已被忘记的关公祠,当时也以为是关帝庙,幸及时查阅志书,才避免闹笑话。
如今,马跑泉边已不见当年的关公祠,这段阴差阳错塑神像的典故也几乎被人们忘却了。
五、芙蓉街焕然一新的关帝庙
“五六年前,我曾去东屋看过,地面上还砌着当年修建关帝庙时的碑刻。”在附近卖茶叶的叶先生告诉记者。
据了解,这个关帝庙距芙蓉街北口的府学文庙不足百米,可在规模与位置上与庞大的府学文庙尚难形成对称格局,真正与府学文庙相匹配、相对称的是后宰门街关帝庙。
六、后宰门街的“一文一武”关帝庙
后宰门街关帝庙位于后宰门街东首路北,在坐标上位于旧时济南府署(今珍珠泉大院一带)东北,芙蓉街北首的济南府学文庙则位于济南府署西北,二者遥相呼应,构成“一文一武”对称分布的格局。
后宰门街关帝庙始建于宋代,初名汉寿亭侯庙,后改称关岳庙、关帝庙,为济南规模最大、建筑最早的关帝庙。济南府学文庙亦是始建于宋代,建筑规模和时间上同样是济南之最。
府学文庙被分割为三部分,除照壁、大成门、泮池尚能临街看到外,其主体建筑大成殿长期隐于大明湖小学院内,不少济南人甚至忘却了它的存在;后宰门街关帝庙亦是长期隐身民居之中,本身也被辟为民居,若不是去年进行的县西巷、钟楼寺街一带的拆迁改造,多数人压根不知道它的存在。
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主殿后檐坍塌后仅剩下东山墙,粗大的梁架暴露于外,但前卷棚后搭连,三开间、五进间、七架梁的高规格结构仍然清晰可见。一位家住附近的老街坊说,文革中,庙内碑刻被拉倒后,埋进了主殿室内。
在县西巷综合整治工程中,后宰门街关帝庙拟就地保护,并恢复昔日风貌。为保护这座弥足珍贵的古建筑,半年前,济南市文物部门已将南起后宰门街、北到万寿宫街、东至钟楼寺街、西及塘子胡同的方形区域进行拉墙保护,这个区域内除关帝庙外,还包括其西侧的福慧禅林。
本博主有关全部博客相关文章随时更新;总目录详见:本博主相关博客总目录
本博主有关山东旅游景点相关文章随时更新,详见:《山东旅游景点相关文章分类目录》
本博主有关山东济南旅游景点相关文章分类目录如下:
济南泉水:
酒店宾馆:
长青:
山东古村落石头民居建筑群---济南长青方峪村-2016.2.9
章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