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神游欧洲(20)--雨中游风车村


标签:
旅游 |
分类: 东游西逛 |
雨中的风车村
不看风车村不算到荷兰,虽然最知名的赞桑安斯风车村已经成了大俗景儿,据说真正保留原貌和原始用途的是另一个风车村“小孩堤防”,不过我对这地方印象还不错。
还是从火车站出发坐开往Alkmaar的sprinter,可能是一种短途列车吧,往返4.7欧元的车票,半个多小时到Koog-Zaandijk站,下车便有赞桑安斯的指路牌,眼前是一条幽静的街道,铺满了掉落的黄叶。走十分钟,顺路标拐进一条小道,通往一片湖泊,需要在这里坐渡船,等船的人不多,不过大部分是中国人,旁边一个布告板上写满了类似“到此一游”的文字,也有不少汉字。其实不是“坐”船,渡船很小,只有一片露天站着的空间,刚一上船,雨就大了,再次成功验证我们此行只要参观室外景点,就下雨的定律。而且风还不小,雨伞经常被刮翻--风小怎么可能有风车呢。
火车上也有涂鸦
下了火车就有路标指向风车村
路边民居窗台上的猫
渡船码头上的到此一游留言板
渡船来了
风车村也不售票,形式上保持着村庄的模样,小溪、农田、民房,当然还有远近大小不同的几座风车。这个地方全盛时代有1000座风车,到1920年只剩20座,由此作为历史文物保存下来。其中有一架风车,叫做德卡特风车,可以售票参观(2.5元),其实正好是进去躲雨。这风车外表看着不大,里面倒不小,可以顺着狭窄的木梯往上爬四层才到房顶,第一层里看到的就是风车转动的成果,通过中间的轴承,带动两扇巨磨,可以把石头碾碎,这架风车名为颜料风磨,是专门做颜料用的,而别的风车还有不同的功能。吱吱妞妞,风车就这么转了几百年,当然,木头轴承和齿轮都需要定期更换的。
风雨交加的,也没法饱览田园风光,旁边可参观的还有奶酪厂和木鞋厂,奶酪制作很是精美,有各种颜色,制成一砣砣的球形(上下立面是平的),用塑料膜包装好,不过这玩意儿想起来就难吃,当然勾不起我的购买欲。木鞋厂就不一样了,红黄蓝白等各种颜色的木鞋,上面画着风车、楼房等特色景致,按照鞋号整齐的码在一起(我把这种通过整齐的摆放,使人想购买的现象叫做超市效应),非常漂亮。我犹豫再三,主要是考虑如果按照我的鞋号,这么一双鞋,一个箱子就塞满大半。最终还是忍住了。
要不是下雨,还真不至于这么清静
风车村的风格就是小桥流水
大风车
奶牛们
现在风车村的风车也不算多
看风车的时候雨最大,镜头都打湿了
传统的木鞋样式
加工木鞋的机器
各种各样的木鞋挂在一起,让人有购物的欲望
来个特写
穿双41的试试
最后看两段风车转动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