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龚德位
药家鑫案后,最近一系列关于教育背后深层次的“底线教育”的讨论如火如荼,人上火了,要祛火就得吃药,我看病得不轻,得用猛药治顽症。但这回,药家鑫吃药的机会也没有了。
当发现受害者张妙侧躺在地上,发出呻吟声,想记下车牌号,药家鑫想到“农村人难缠”,索性从随身带的包中取出一把单刃刀,向张妙连捅八刀,张妙当场死亡。后有网友称“我要是他,我也捅......怎么没想着受害人当时不要脸来着,记车牌?”好一个“农村人难缠”,好一个“不要脸”,这是什么?这就是“底线”吗?农村人怎么了?记车牌怎么了,怎么不要脸了?我们没有勇气再追问了,因为倒数三辈或以上谁不是农村人?
这就是今天的教育。教育的追求和办学的模式也许真的是病入膏肓了,在缺乏信仰和敬畏之心的当下,或许我们的社会就真是一个冷冰冰的,人不堪居的社会。和谐社会只能作为一种精神寄托罢了。
其它的我不想多讨论,我想说我们不奢望人人都是道德的楷模,你可以不做积极分子,但良知、基本的生命尊重、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必须要有,这是公民的最基本的底线,但我们却都做不到,或许也找不到这样的“药”了。
我们不期待食品的营养美味天然绿色,只要没毒就行;进城务工我们不期待是否得到公平的待遇,只要不欠薪就行;出门旅游挨宰算它是正常行为,只要不太过分就行。三鹿倒下了,皮革奶、染色馒头又横空出世;拒绝了苏丹红,瘦肉精又扬名立万......
我们的“底线”去哪里了?这回有了答案,药家鑫倒下了,我们再也没这样的“药”了,不用找了,我们已经无“药”可吃了!
龚德位严正声明:本博客文章均由龚德位原创、新浪博客独家发表,网络、报刊、广电等媒体如需转载和引用请事先与本人取得联系,同意后方可转载。谢谢合作,违者必究! 策划约稿、宣传推广、广告合作、专栏合作、情感倾诉等请联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