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帮助孩子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2008-06-11 13:10:28)
标签:

社会交往

早期教育

孩子

伙伴

朋友

家长

育儿

育儿/亲子

儿童心理

分类: 懒猫的早教园地

这个标题有点大,涉及的方面比较多,我想先说一个小例子:

 

有一天下班后,我带好好在公司的宝宝屋玩。那天刚好有一个6岁的哥哥也在那里,好好很高兴,因为她喜欢和大孩子一起玩。两个人一开始相处得还挺融洽,可是没过一会,两个人就开始闹矛盾了,好好用积木搭了一个“金”字,但是少了两点,小哥哥非要纠正,好好不肯,两个人争执起来,小哥哥大声说:“你真不讲道理!我不和你玩了!”

 

好好哭了,在大孩子面前,她显然还太不具备足够的正面抗衡能量,所以来找我,“妈妈,我不想玩了,我们回家吧。”我带她来到外面,陪着她,让她哭了一会,问她:“还想回去玩吗?”好好气鼓鼓地说:“我才不回去了呢!”我说,“那好吧,不过我还要进去拿我的背包,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吗?”好好其实还想继续玩,我这么说,她马上说:“好吧!”然后我们一起回到屋里。

 

此时小哥哥在屋子里面一个角落玩,好好看着地上的玩具,说,“妈妈,我还想再玩一会。”于是,两个人分别在屋子两边各玩各的。过了一会,小哥哥觉得没意思,看到好好这边在玩商店卖东西的过家家游戏,也想参与,就过来在旁边看,过了一会他对好好说,“那个西红柿应该比鸡蛋卖得便宜才对。”好好脱口而说:“才不是呢!”不过,我发现,她停了一下,然后又说,“那我把这两个卖一样的钱吧。”

 

我的分析:好好其实还是想和这个哥哥一起玩的,因为想起刚才的不快,她发现,互相反对的结果是没办法一起玩,于是主动采取了一个让步的方式。

 

小哥哥显然也想和好好一起玩,就接受了好好的说法,说:“好!那就西红柿和鸡蛋卖一个价钱。”于是,两个人就开始一起玩商店卖东西的游戏了,后来玩得都舍不得走。

 

如果在好好哭的时候,我就带她回家,那么这次交往留下的经验是负面的,下一次,好好有可能因为这次负面的经验而在今后的交往中产生心理负担,从而在遇到下一次相同经历时可能会强化这次的消极经历。如果她通过自己想办法解决了问题,就得到了一个积极的经验,也会对今后的交往更加自信。

 

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通过灌输而来的,其实,孩子的天性都是愿意和伙伴一起玩的,而且他们本能地会察言观色,但是他们需要在不断的交往中去体会和总结经验。这里面,我觉得家长的主要作用有以下三点:

 

1、孩子需要在生长环境中,看到成人的社会交往方式,从成人身上学习怎样待人接物。真实的生活是孩子学习社会交往的最好方式,比如在家中如何招待客人、如何和客人聊天。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强加给孩子怎样做,只要成人做了,孩子就能学会。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懂礼貌,主动和别人打招呼,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去强迫孩子做,只要妈妈每次都做到了,总有一天,孩子也会去做的。

 

2、鼓励孩子学会尊重他人、愿意帮助别人、学会倾听别人说话——这是社会交往最基本的一个原则尊重别人,也会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要让孩子做到这一点,家长首先在家里要营造一个这样的环境,尊重孩子,倾听孩子,并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孩子会逐渐懂得,和其他人一起时,怎样做别人才能接受。

 

3、多为孩子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这个过程中尽可能为孩子选择适合他的同伴;比如年龄相仿、个性彼此协调,尽可能创造良性的交往经验,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如果孩子和同伴的交往不愉快,家长适当提供帮助,理解和倾听孩子、给予孩子能量,但是不要替孩子打抱不平或者指挥孩子如何去做。

 

 

友童

2008年6月

 

 

(以上文字均为原创,请勿转载商用,如要引用请告知。谢谢!)

 

-----------------------------------------------------------------------------

 

更多文章:

 

懒妈眼中的早期教育三大原则

 

 

一起做快乐懒妈,体验快乐的育儿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