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耐心等待目标点位再择机入场

(2008-07-30 17:27:38)
标签:

抗震

救灾

中国

经济

股票

技术

实战

理财

感悟随笔

谈天说地

杂谈

休闲

财经

分类: 股市解析

今日沪深两市在相关消息的刺激下双双高开,但随后权重股回调拖累股指震荡下行,午后股指出现较大幅度的跳水,权重指标股板块回落带动股指再次下跌,沪指一度低见2822.19点,随后尾市略有反弹将跌幅收窄,截止收盘两市成交量再次出现明显萎缩。

 

盘面观察,市场相对沉闷,缺乏热点使人气难以聚集,个股跌多涨少,权重股整体呈高开回落态势,板块涨跌互现,但目前仍无龙头出现,整个市场仍然比较迷茫。煤炭、银行、电力、地产等震荡回落对大盘拖累明显,而石化双雄则独撑大盘,再度成为影响指数的关键,成为市场“维稳”的主力。此外木材、信息、建筑、水泥、电子、造纸等板块比较活跃,而钢铁、有色、地产、能源、商业、传播等板块跌幅居前。

 

从技术面层面上分析,今天大盘呈现的冲高回落的震荡格局,虽然昨晚海外市场大幅走强,但A股表现的活跃度依然不高。同时,权重股板块的持续走弱和大盘整体回调,都显示着市场中参与者观望情绪有所抬头。今天的表现,让市场投资者感到异常的痛苦,大盘只好在无奈之下疯狂的做强力“俯卧撑”!

 

但是技术图表上看短期均线系统,对股指的支撑依然较为有力,沪深股指的短期均线已经形成明显的多头排列,虽然继昨日两市痛失5日均线之后,今日沪深两市再次失守10日均线股指的回落,已接近20日均线,但大盘并没有太大的下跌空间。从两市多空量能对比看,后市多方有望保持相对强势地位,总体仍将延续震荡反弹走势。投资者不宜在单边下挫中过度看空后市,预期后市短期调整过后,股指仍有继续回升的要求。

 

总体而言,大盘在今天未能如期到达我今日文章中说预料的2770-2800点区域,主要是由于今天早盘主力机构别有用心的高开动作造成的,市场是狡猾的,也是反人性的,当人们一致看多时,大盘就下跌;当今天收盘后人们都看空时,或许市场又将做相反的举动。

 

参考30分钟K线图,大盘前两日的走势分别形成两个孤岛,虽然盘中不时出现了抵抗性行情,这些买盘大多主要来自散户,K线上的变化主要是机构做盘的需要——他们要制造恐慌的日线形态,进一步打压吸筹并进行洗盘,所以今天上午的恐慌性下跌也是水到渠成的。参考目前的波浪分析,目前完成了小a浪下跌,今天上午则进入小b浪反弹,随后在下午就进入到了下跌的小c浪过程,其目标就是我前期文章中一再强调的2770-2800点区域附近。

 

耐心等待目标点位再择机入场

(点击放大图片)

 

建议明天耐心等待2770-2800点区域附近再行择机入场。

 

相信市场震荡之后将会有一个炒作热点的切换,朋友们在此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后市行情的资金流动方向,对于一些涨幅已经过大的个股不宜盲目追高。总体而言,在政策面趋暖的预期下,市场新进的大资金可能涌向一向青睐的二三线低价股和题材股,当然这个迹象还需要朋友们在日后的行情中来印证哦。

 

1、可参考实战K线葵花宝谱——高抛定式篇 ,持股等待短线的“逢高减磅”。

2、重点关注权重股板块的动作,可参考实战K线葵花宝谱——低吸定式篇再进行回补。

3、在反弹趋势确立后,可参考《实战K线葵花宝谱——追涨定式篇,对强势股进行谨慎适度的追涨。4、由于震荡行情会比较复杂,如果经验不足的投资者,还是减少操作或者选择持股观望的比较好。

 

建议参看近日文章,供操作参考。

《市场俯卧撑背景下的操作策略》

《目前点位出现比较尴尬的现象》  《市场虚张声势还需最后一蹲》

《中期反弹启动还需一次跳水》  《再寻2800点支撑形成反弹契机》

 

 


 

      原创散文《股道难》,送给我的博友们共勉。 :))


◆每日《股市早参》 栏目文章会在每天的早晨8:30前例行更新,为朋友们带来新鲜的股市资讯和评测。  

我的以往《实战K线葵花宝谱》系列文章链接:

 
 
 
 

 

无论赌博还是投机都是博弈的过程,是实力与心态的较量。如果你拥有足够的资金实力,从概率上讲你一定能够胜出于市场;而如果你没有实力而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你也一样也会在市场中翩翩起舞的。(参看《目前股市如同打麻将一般》

 

可参看我的文章《中国股市“熊市论”的“阳谋”》  ,希望能对目前的行情判断,有所释疑和有所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