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对廉价车说不”争议的背后
为什么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引起了如此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争议?“该不该对廉价车说不”这一问题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隐情和奥秘呢?文中的观点到底“动了谁的奶酪?”
从表面上看,廉价汽车适应低收入人群的需求,拒绝廉价汽车,就是剥夺低收入者的幸福。难道富人可以买车,穷人就没有享受有车生活吗?这自然很容易引起争议。
改变生活、提升品质、追求有车生活的幸福,无可厚非,天经地义,不管穷人富人男女老少,大家都有购车用车的权利。
问题是:
第一,廉价车真的能满足你的有车生活、给你长久的幸福感吗?
第二,车辆的生产购买和使用真的不需要任何限制可以随意轻松自由吗?
第三,能任凭各种车辆毫无限制地放纵发展随心所欲任意驱使吗?
人是复杂的高级动物。其复杂就表现在对欲望的追求和对难以实现的欲望进行克制的把握上。人有能力满足一部分欲望,这是人的喜剧;人没有能力满足所有的欲望而要克制更多的欲望,这是人的悲剧。善于通过最优化科学手段去充分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和合理欲望,适当抑制和限制不合理的过渡欲望,遏制杜绝一切影响伤害人类合理欲望的满足的邪恶欲望,是人类的文明始终不渝的追求。
即使是合理的欲望,也是无限的,而满足合理欲望的手段和条件是有限的。
“该不该对廉价车说不”的争议,触及的实际上是一个尖锐的命题、深刻的矛盾和人类的两难。
我们想利用汽油使用汽车,遗憾的是汽油终究会用尽。
我们想使用电池驱使汽车,遗憾的是电池污染环境给未来增添祸患。
我们想快速大量地占用土地修路架桥,无奈我们的土地越来越少,空间越来越少。
我们艳羡有车人的生活,但我们又舍不得支付高昂的汽油费、养路费、检车费和修车费。
这不是一个人的两难,这是人类的两难。这是人类在放纵自己欲望到了极限的关口,遭到了大自然顽强的、有力的、毫不留情、铁面无私、理所当然的抗拒和否定。
酸雨海啸、全球变暖、沙尘暴、热带雪……
你说、我说,国家说,联合国说,对不起,全都无效。老天爷一张口,谁还敢吱一声?
争议的背后,暗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麻木。急于享受汽车生活的迫切感将保护环境的责任窒息了。陷于急功近利的眼前诱惑中而不觉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小孩子要玩具,又哭又闹,满地打滚,一把鼻涕一把泪。大人一咬牙,一跺脚,倾囊而出,钱花光了,小孩子不哭了。玩具玩了一个月,玩够了,不要了。
你要的那廉价汽车,是眼前的幸福还是长久的幸福?是多数人的幸福还是少数人的幸福?是建立在自己和他人未来的痛苦之上的有代价甚至高代价的幸福还是毫无代价的幸福?
坐着廉价车享受有车生活,无异于望梅止渴。只是为了有车而买车。
先说第一,廉价汽车真的能满足你的有车生活、给你长久的幸福感吗?
我们暂且把廉价汽车定义为以印度塔塔集团生产的产品为代表的售价在2500美元以下的汽车。
造廉价汽车,还能保证优质,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是违背科学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理想化的逻辑。
1955年4月推出的精品小车宝马Isetta(依赛塔)和塔塔集团的廉价车,无论时代生活背景还是产品品质,都不能相提并论。据介绍,欧洲的超微型轿车售价并不便宜。车小而不廉价,因为是精品,油耗、排放标准相当高。据广州日报报道:“花30万元买辆小车在中国看起来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在欧洲却很普遍很普遍。在欧洲,奔驰Smart、大众甲壳虫、菲亚特Panto以及雪铁龙小车,售价并不便宜,但却一直卖得很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油价以及严格的排放法规,促使很多消费者愿意去选择一款小车。而且,欧洲小车虽小,但一点也不低档,其配置的丰富度、做工的精细度完全不逊色于尺寸大的车型,再加上好看的设计,小车不仅年轻人喜欢,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也会买一辆在马路上欢快地跑。”
决定产品价值的是包括科学技术和资金在内的成本。科学含量和资金投放量的大小,决定了产品价值的大小。投入小,价值小。小的投入换取大的价值,低成本造出优质车,有些理想化,很难实现。而且,国家积极鼓励新能源汽车,廉价汽车的研制不是汽车技术发展方向。一分价钱一份货,20000元的廉价汽车的质量、寿命、舒适性和拥有这样的车的幸福感,必然和它的价格一样打了折扣。
而且,只比在产和即将投产的物美价廉的微型车小型车低一万两万元的车,其研究开发意义有多大、市场有多大值得怀疑暂且不说,它的维修保养、燃油消耗、过路过桥停车存放保管费用,与其它车辆相差无几。高昂的持续付出的养车成本,会将廉价车给你带来的有限的幸福感冲击的荡然无存。
再说第二、第三,车辆的生产购买和使用真的不需要任何限制可以随意轻松自由吗?能任凭各种车辆毫无限制地放纵发展随心所欲任意驱使吗?
车辆是在限制的。目前,我国对大车小车、豪华车廉价车都有限制。生产上,通过行业准入、产品批号、生产标准、质量标准来规范限制;购买上,通过牌号的领取、费用的征收、税率的征缴来限制;使用上,从线路的分配、排放的监管、停放的位置和收费杠杆来限制。上海的车牌曾拍出天价,北京的停车费涨了又涨。
种种限制来自自然资源。
你喜欢飞机。你开飞机很幸福。你有开飞机享受幸福的权利,但是,对不起,中国不给你私人航行执照。至少是现在。
我没有钱买车买个燃油助力车,难道富人可以买车,我买个助力车的权力还要剥夺吗?对不起,在中国的一些城市或更多的城市,不允许。其实,燃油助力车的油耗不低,排放标准更差。
幸福是有代价、有底线的。资源需要合理调配永续利用。廉价车象开放初期一些城市的摩托车一样大行其道遍地涌动,迫使国家拿出高代价的土地交通资源去满足低效率低标准的交通需求,将造成城市空间缩小、路面极度紧张、交通频繁瘫痪、车辆日益无节制地膨胀的难以收拾的局面。国家有责任、有义务对各种占用公共资源的行业和私人行为进行依法管理和科学引导,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吸引和满足人们的交通需求。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
对一个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张、道路交通设施永远满足不了交通工具膨胀需求的国家来说,对车辆的限制是必然的,不管廉价车还是豪华车。
如果有购买廉价车的本钱,再继续努力,加点银子,购买一个物美价廉的小型车,岂不更好?
(晓程原创独家供稿新浪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请关注最新评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