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冠】完美米兰主场奏凯 新赛季欧冠狼烟再起

(2007-09-19 05:27:10)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体育/竞技

分类: 米兰世界
 

【欧冠】完美米兰主场奏凯 <wbr>新赛季欧冠狼烟再起    如果说是皮尔洛开启了米兰机车的引擎,那么,一定是因扎吉,为米兰锁定了驶向成功彼岸的坐标。当欧冠大幕徐徐拉开,一记“皮氏弧线”,让米兰收到新赛季的鸿雁款款;一次“超级皮波”独有的鬼魅般的灵动,让对手在圣西罗的梦想幻化成为风中的呢喃。

 

    那镌刻了无限辉煌和无上荣耀的圣西罗,显然是上帝赐予卡卡的乐土。尽管没有复制上赛季对曼联那样的经典进球,但欧冠新赛季的首战,打开想象力笼头的“上帝之子”,用激情的风暴,再次让人们在脑海中,续存了陶醉一生的印记。俨如从天堂的灌木丛中犁出奔驰的小径,沿边路狂飙突进的卡卡,用对手望峰息心地犀利突破马踏连营,让对手久久梦萦“死亡梦境。”在配合皮尔洛送出完美的绝杀之后,杀得兴起的卡卡,显然有了独自攻门的热望。如果不是追求完美的他选择用大腿卸球而是直接垫射,面对奥多的头顶传球,上半场的比分,势早就被他改写。而跑动中颠球而人球分过的单骑闯关,若非上帝执意为世人预留遗憾,则必将让对方门将再次品位泰山压顶的绝望。

 

    当卡多佐后门柱近在咫尺的头球攻门匪夷所思地顶中立柱,米兰犀利地反击让人们再次领略了米兰的速度。卡卡领球沿左路边线风一般穿过大半个球场,当拼命回防的本菲卡人,以为他将把球传给如影随形飞快前插左路的西多夫之时,依然带球直奔禁区的卡卡,却瞬间将球分给右路跟上的皮尔洛,面对禁区右侧的一片“坦途”,守门员奎姆迅疾准备封堵射门角度,如同2006年世界杯半决赛妙传格罗索那记绝杀德国的神来之笔,皮尔洛,也让人们见识了“米兰大脑”不亚于“米兰王子”的神奇和写意。而面对皮尔洛人丛中传花蝴蝶的禁区妙传,“禁区灵狐”因扎吉岂能辜负他的美意,扫射破门,不仅将比分改写为2:0,也将自己的欧冠进球总数变成38个,欧战进球总数达到60个。95场欧战60个进球,因扎吉效率堪称天下第一。

 

    王朝,需要核心,也需要羽翼。呼应中轴线皮尔洛、卡卡和西多夫,在左、右两个边路,俨如两骑飞翼,奥多和扬库也频繁地插上助攻,合力打造了米兰急风暴雨式的“魔幻时刻”。若非奎姆如有神助,面对扬库漂亮的下底,皮波的捅射,势必会继续扩大自己的神奇。下半场,固然将风头让美于扬库,但那一脚惊天怒射,还是显示出了米兰右后卫不凡的实力,而那9000多米的折返跑,也让人们看到了奥多不亚于加图索的跑动距离。

 

    2:1,或许,米兰最后时刻的松懈,让他们没有做到人们冀望的完美,但,这激情涌动的九十分钟,已经足以让人们将过程咂摸和流连。

 

    委身斯坦福桥的舍甫琴科,也在主场打进了自己的第60个欧战进球,和皮波并列欧洲射手榜第二位置,却无力帮助“蓝军”切尔西,击退弱旅挪威的罗森博格;劳尔和范尼的进球,在为舒斯特尔的欧冠首战送上了一场胜利的同时,也让他俩欧冠射手榜现役射手前两名的位置进一步得以稳固;“红军”利物浦依靠库伊特的进球,在波尔图拿走一分,拉齐奥也在希腊收获了一场1:1的平局;与米兰同组的顿涅茨克矿工2:0血洗凯尔特人,主场作战的法甲破落豪门2:0完胜土耳其贝西克塔斯;略微超乎人们预料的是瓦伦西亚客场1:0力斩德甲劲旅沙尔克04。欧冠战场狼烟四起,冀望米兰,在收获完美首战过后再接再励,最终在明年的决赛卫冕而书写新世纪欧冠联赛的历史。

 

           米兰篇:

                迪达失误内斯塔救主平弱旅米兰静侯欧冠

                超级杯五度问鼎独步天下米兰传承光荣演绎不朽传奇

                蒂姆杯国米称雄米兰失败中收获喜悦

                新赛季欲图更张米兰还需继续“变脸”

                米兰欧冠胜利锻造光荣 王朝加冕拿利物浦祭旗

 

           女足篇:

                世界杯,请为阿根廷、瑞典和日本姑娘喝彩

                女足拷贝男足经历下半场溃败早有端倪

                瑞、日女足,伤心是否难免?

 

                                         似水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