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样动“员工满意”的感觉
就一次“员工满意度”调查不佳的结果,我曾给一位专业人士举过一个例子说:你有三个孩子,一个孩子提出要去吃顿大餐、一个孩子要一台电脑,一个孩子要报一个兴趣培训班。按照你当时的收入,你完全答应了他们的愿望。但天有不测风云,你的月薪被老板减去三分之二。在这种情况下,你面对的将是三个问题,你先解决哪个?是请一个孩子吃大餐,还是给一个孩子买台电脑,再或是为一个孩子报名参加补习班。这位专业人士回答我,就问题的轻重缓急来说,我会为为其中的一个孩子报兴趣补习班,因为这对他的发展前途有帮助。而大餐以后可以吃,电脑还可以用旧的。我当即回答:大错。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你为一个孩子报了补习班,那么另外两个孩子的感受究竟会如何。是否会出现逆反心理。后来,这位专业人士终于回答我:我首先要想办法增加我的收入。
对于“员工满意度”调查企业的管理者不会陌生。通过设置各层面与企业管理相关的题目,或答“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置可否”、“不满意”,在或是“非常不满意”等等,去统计员工对本企业各个管理方面的满意度,让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据说。它具有“地震预测仪”、“温度计”、“体质检验单”和“CT检测仪”的作用。

而由之而来的是“地震”预报了、“温度”测量了、“体检报告”下来了,“CT”结果出来了,那么根据什么开出处方。换言之,看了专家门诊、用了先进的医疗设备之后,是需要看心理门诊、是需要观察、还是需要手术,再或只是静养用药即可,经过复诊痊愈,则是“员工满意度”科学与否的标准。
就目前,一些企业在员工满意度调查之后,大多是采用头疼医头,脚疼看脚的方式,美其名曰是:找出最主要,反映最普遍的3、5个问题加已改进。于是乎,就单个问题的培训、投资改造,定措施,做方案,一个轮回下来,又迎来了下一个三、五个主要问题。
科学的选题,还要科学的决策,切忌各个击破。殊不知,你击破三、五个、下一个三、五个又当如何。长此以往,员工对改进的期待与破戒将会归于疲软;在我看来,员工满意度”调查不是战场,不能用围点打圆、各个击破、农村保卫城市的战争手段。在我看来,企业的管理者更多的要从心理的层面进行综合决策。所以我一直提倡管理者首先应是心理医生,起码要懂心理学。目前的人们心理感受支配行为的因素非常重要,而“员工满意度”更象人的肌体。一个人的心理感受不好,你不能断定这一不良感受究竟是影响了手,还是影响了脚。
我们都看过北京人艺的经典话剧《茶馆》,之所以常演不衰成为经典,不仅是于是之、郑榕、蓝天野、童超、英若诚几位大艺术家的功底,而是全部的演职员的“一棵菜”,更主要的是作者老舍先生的原剧本和导演的深刻领会而形成的。我认为,一个企业也好,一次员工满意度调查也好,其实就是一本书,员工是文字、各级管理这是目录,而高层管理者就是书的作者,而企业的品牌就是这本书的价格。我们再逆向思维分析,作者该组织这些文字去编织出美丽的故事或是真理般的理论,是需要总体构思的。
员工的感受来自何方,普遍的问题不一定是根本的问题,一个轮回一个轮回地去解决那些统计出来的三、五个“主要问题”,你会发现不仅有下一个三、五个主要问题在迎接你,就是前一个三、五个已改进的问题,又成新为众矢之的。
企业管理这们 – 还是从管理理念和自己的心理层面去看待结果和改进思路吧。
(图片摘自网络)
文章链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