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就没有什么“国骂”
最近网上开始了“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国骂”的讨论,喜好争论不休的博友们,边纷纷议论。其实我看大可不必。中国只有国旗、国歌,现而今连国花都没有,那儿来的国骂。说其所谓的国骂,也是骂的人多了而已,不要自我贬低的把什么“WX”、“TMD”、“XTM”之类的归为国字号。建议还是把所谓的、杜撰出来的“国骂”,归结为“粗口”比较好。要论起来,粗口那国都有,既然“月亮是外国的圆”,我想“‘国骂’也是外国的糙”。
粗口上至国内外达官显贵,下至国内外贩夫走卒,可说都是在骂声中长大的。有篇文章说,李政道博士在某大学演讲时在某个话题上给卡壳了,一急之下冒出来个“他马地”,一时语惊四座,满场哗然。李先生连忙解释说,“他马的”是国骂,往往在理屈词穷之际有传神之妙。一时传为笑谈。可见影响力之大。是啊,人人都想学而优则仕,都想装得学富五车,附庸风雅。一根独木桥都挤上来,结果落水的居多。除了泡尝一肚皮淡水之外,一无所获。于是渐生不平,可毕竟是喝过墨水的,还得保持文人的风度。
我到觉得,粗口只是分场合而已,试图从嘴上杜绝粗口(所谓“国骂”)以显文明的人到给人一种伪君子的感觉,或许所谓“国骂”不绝的原因吧。
其实全世界的人都会骂人的,但没有哪个国家把自己国民喜欢骂的几句词归为“国骂”,以此类推:山东人好骂“他奶奶个熊”,浙江那个有名的秃头帅哥好骂“娘西皮”,还有“马了个巴子”之类,你能说是“省骂”吗。
东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中国人把“你妈的”,当成是最高骂。而外国人大多麻“你是猪”,而“猪”在国外人看来是最高骂了,恐怕也没有人归为“国骂”或“欧盟骂”。但当国人多骂“你妈的”之类时,边有好事者归为“国骂”。“粗口”不能称为“国骂”。
有人把所谓的“国骂称为“代表了一种文化,一种劣等的文化”。鲁迅先生说,永远会有有声或无声的“国骂”。 改变一个思想定型的人是很难的,而要改变一个思想定的民族更是难上加难。但我们必须改变粗口的习惯,别无出路。千万别再说中国有“国骂”,从来就没有什么国骂,只有粗口,国内外,包括联合国都有的的粗口
不写了,越写越他妈有气,一句粗口出来了。

|